<
111nu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流浪金三角 > 第40章
    它的主人名字叫段希文。

    雷将军和蔼地说:“年轻人,你去那里看看吧,也许它能告诉你一些什么……今天我们金三角的和平时代,金三角百万汉人难民的安定生活都离不开他,是他带领大家走出战争的苦海。一句话,没有希公,就没有美斯乐。”

    我惊讶于这话的熟悉程度,或者说这种语言逻辑的熟悉程度,有种在大陆的感觉。我想原来即使隔着厚厚的政治壁障,两岸还是思维相同,文化相同,这不是同根同种的最好证明是什么?这样一想,我竟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心情变得轻松起来。

    2

    段希文,云南宜良人,云南讲武堂十九期步科毕业,与共产党总司令朱德元帅和越南共产党领袖胡志明同为校友。段希文曾任滇军师长兼武汉卫戍区司令,军阶少将。1949年所部在广西被歼,他只身一人化装经广东到香港,后为李弥招募到金三角,历任军区司令,第五军军长等职。后为金三角国民党残军最高总指挥。

    据说段希文有文化,重思考,不鲁莽,善待人,所以威信很高。我听说这样一件事,他对部下提问说:“要是当初李国辉不肯交出部队,现在金三角会怎么样?”

    部下回答不出。也许不是回答不出,是不敢回答,因为脑袋里面有这样念头都是谋反罪。

    段希文哈哈一笑说:“兵权兵权,有兵才有权,枪杆子不能交啊!”

    我很欣赏这个道听途说,倒不是李国辉无能,而是李国辉是个正统军人,段希文是个非正统人物。军人受制于命令,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无所作为,像李国辉、李弥,像历史上的岳飞。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岳飞如果不是明知陷阱也往下跳,而是带领十万大军打回来,把奸臣贼子统统消灭,再抵御外侮不是没有后顾之忧吗?这不是对保卫国家更有利吗?而非正统人物往往思想解放,不受清规戒律约束,敢于反传统,敢于独辟蹊径,所以常有所作为。“乱世出英雄”,乱世不就是礼崩乐坏纪律松弛吗?不就是正统思想不灵光,小人物的出头机会来了吗?试想如果不是国民党兵败大陆,会有李国辉在金三角的一番作为吗?而一旦国民党残军恢复等级和秩序,李国辉不是又重新变成一个小人物吗?

    我看到希公墓坐落在距美斯乐村外一公里山上,南北朝向,气魄宏大,据记载耗资上千万台币。一道宽大石级沿山而上,仿故宫太和殿雕梁画栋,石壁上刻有二龙戏珠图案。公墓为花岗石镶嵌,屋顶琉璃瓦,大理石圆柱,中央是一座大理石灵柩,供游人参观凭吊,总之整体感觉让人联想到著名的南京中山陵。

    主人的遗像悬挂在正面。那个名字叫段希文的老人高高在上,隔着一段历史距离静静地注视着我。从外貌看,他是一个白白胖胖的老人,样子很斯文,目光和蔼,表明他的性情和涵养都不错,不大像职业军人,而像日本电影里的国会议员。就是这个像议员的人,一度接管军队权力,称霸金三角达二十年,名闻遐迩,人称“美斯乐之父”。他是怎样把自己变成金三角的太阳呢?在世界闻名的毒品王国演变史上,他领导汉人军队究竟起到怎样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个全副武装的士兵噔噔地朝我走来。金三角暑热难耐,人人都穿短袖衬衣或t恤,这个人却头戴钢盔,全身美式军服,让我险些误以为时光倒转或者有人在拍电影。他向我咔地敬个军礼,动作绝对标准,然后转身点上香炷,以立正姿势在墓旁肃立。我这才看清他原来也是个老人,年纪有七十岁吧,陪同我一道来的向导小米说他叫黄家福,是希公的老传令兵,抗战时期就跟着段希文。希公仙逝,他就自愿为希公守灵,十几年如一日,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我心里很觉震撼,因为这样的陪葬式的忠诚在大陆已经绝迹,没有活人自愿天天陪着死人。我问他:“你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

    他立正回答:“报告,黄家福愿意。”

    我说:“你家在哪里住我上你家里好吗?”

    他回答:“是!黄家福家住董家寨。”

    我想起一个问题,问:“你有工资吗?”老人没有听懂,一脸茫然。我换一个名词说:“薪饷,你有薪饷吗?”

    老人听懂了,说:“报告,黄家福自愿为长官守灵,没有薪饷。”

    我很奇怪,问他:“那你怎么养活自己?”

    老人无语,他挺了挺胸,一动不动,像尊石头雕像。后来我去他家里看了,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贫穷之家,基本上家徒四壁。我得知老传令兵的义举感动了许多人,台湾救济总会定期救济他的生活。

    我不知道西方游客怎样看待这种忠诚义举,我估计他们理解东方文化比较困难,他们也许会把老传令兵的感人行为同秦始皇兵马俑联系在一起。但是我又反过来想,如果没有许许多多中国的黄家福们,段希文的春秋霸业会成功吗?

    3

    我从采访中得知,李国辉听到老长官李弥在台湾遭软禁的消息,一时间呆住了,不禁心灰意冷。

    那位被采访者说,李师长把自己关在师部长吁短叹,寝食不安。他对卫士说过好些话,那都是些沉重的肺腑之言,大意是八年抗战中国打胜了,因为国民党团结一心,军民合作,后来国民党失败了,因为他们变成一盘散沙,被共产党各个击破。三年前复兴部队打败缅甸军队,因为这些国民党败兵没有退路,为生存而战,但是今天国民党再次断送胜利成果,因为他们总是打内战。

    我理解这位赫赫有名的“金三角之父”小李将军的心情。如果说当年他带领一千多人逃出国境,那时虽然形势险恶但是尚有希望的话,现在他是彻底绝望了。他明白这个强大的国民党帝国已经来日无多,就像一个人被宣布患上癌症,而且病入膏肓,一切属于你的未来前途都将被时间无情地剥夺。不是敌人打败他们,而是被自己打败。

    此后不久,李国辉在指挥部一次会议上同新上任的反共救国军总指挥柳元麟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这次冲突彻底断送了李国辉作为职业军人的个人前程,将他留在金三角的最后希望打得粉碎。

    同李国辉形成鲜明的对照是,侍卫官出身的柳元麟将军显然心情不错,这位身材瘦长的浙江人满面春风大权在握,他已经得到台湾蒋介石的密示:“忍辱负重,苦撑待变。”这个八字方针预示李弥时代兵强马壮的盛况一去不复返,他现在面临最重要的任务是,稳定军心,重组队伍,悄悄潜伏,东山再起。

    联合国大会后,由美国人出面在曼谷召开了一个缅、老、泰、台四方秘密会议,决定台湾从金三角撤出军队。当时韩战已经停火,美国人控制不了金三角,他们又不愿意看到国民党把手伸得太长,所以干脆顺从国际舆论,也就是说美国人再次出卖国民党。但是撤不撤军,怎样撤,那是台湾的事,国民党有自己的利益,这就造成一个复杂局面:美国人叫撤,台湾不想撤,美国人就先撤了联络组,还威胁要切断对台湾的经济援助,并把四方会议的决议向全世界公布。台湾尝到了苦头,蒋介石立刻软下来,不仅同意撤军,还同意按规定经由泰国(国际监督)撤退,届时全世界许多记者都将到现场报道。

    接下来美国人只管在文件上签字,签了字就生效,这是西方人的习惯。台湾方面搞个偷梁换柱的游戏,密令柳元麟公开撤退一部分,留下部分骨干队伍,以便改头换面继续占领金三角。

    柳元麟面临最棘手的工作是重新分配权力。撤退哪些人,留下哪些人,也就是说他能否顺利控制留下来的部队,那些李弥的老部下是否买他的账,这对于新上任的最高长官柳元麟是一个严峻考验。李弥旧部当中,又数李国辉态度最关键,他的职务虽然只是个师长,但他是金三角的创始人,在部队有威望,劳苦功高,留下他对稳定部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刚好这时李弥从台湾带给李国辉一封密信,嘱其一定要在金三角坚持下去,把握兵权,决不要回台湾。不料这封信落到情报处长钱运周手中,钱处长选择把信交给了柳元麟而不是昔日的长官李国辉。柳元麟看过信,觉得是跟李国辉摊牌的时候了,所以在一次指挥部会议结束后,单独把李国辉留下来谈话。

    其实论年龄资历两人相差无几,从军年限也差不多,若论运气李国辉就差多了。柳元麟因为是浙江慈溪人,黄埔毕业一帆风顺走上仕途,又在总统府做侍卫官,三十岁已经当上将军。李国辉则没有这种幸运,他是河南人,与蒋介石故乡相去数千里,所以一直在前线带兵打仗,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直到第八军在云南被消灭前还是个副团长。他生性耿直,关爱部下,对那些靠手段而不是战功爬上去的军官不大看得惯,因此在长官眼里是根刺,就是李弥也从不重用他。好在战争年代需要有本事的人打仗,所以那些不喜欢他的长官也没法把他从军队里赶出去。

    可以想见,柳元麟决不会喜欢李国辉,就像李国辉决不会喜欢柳元麟一样。无奈这是用人之际,利益为重,长官有时也向部下妥协,这就是眼下两人间相辅相成的微妙关系。

    柳元麟开门见山问李国辉:“请问李师长打算何去何从?”

    李国辉搔着铁青的头皮回答:“我还是去台湾的好,反正仗也打完了,留把力气回家养老婆孩子。”

    柳元麟笑笑,递过那封李弥的密信给他,意味深长地说:“李师长能征善战,正是为党国出力的时候,哪能早早就言退休呢?”

    李国辉看完信,表情僵了一阵。他喃喃地说:“李长官错了,他不知道李某无意介入权力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