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淑珍收拾东西准备下班:“我改变主意了不行吗?”

    “让你去办你就去办!”

    魏向阳只好问:“那主编,您让写的批判文章?”

    贺淑珍:“写,支持的,反对的都刊登上去,引起大家的广泛深度讨论,我们的新闻就会更有价值。”

    魏向阳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好的,我这就去办!”

    窦兵民等魏向阳出去之后,就期盼地请求贺淑珍:“贺总编,我想请您吃顿饭……您看您有时间赏脸吗?我非常崇拜您这样的知识女性!”

    “能不能给我一次请您吃饭的机会?”

    贺淑珍本来想拒绝的,但是魏兵民这样的英俊青年用这种崇拜又期待的眼神看着她,拒绝的话她就有点儿说不出口了。

    加上这段时间她不停在老爷子那里碰壁,还让唐甜给看了笑话,心里正憋气呢。

    家里的男人又是个闷葫芦。

    “行吧!”贺淑珍答应下来。

    窦兵民高兴够呛,他也就是试试,没想到大主编这么平易近人,愿意跟他出来吃饭。

    窦兵民发狠,请贺淑珍去吃老莫吃西餐。

    票是他找人帮忙换的,想着扯证了带许小娟去吃。

    但现在他哪里还能顾得上徐小娟,机会放在他眼前,他必须抱紧了贺主编的大腿。

    听巫干事说,贺主编的爹是老首长。

    家里的背景十分强硬。

    关系处好了,以后肯定是能用得上的!

    比如他,就可以借着和贺主编的关系,往总局的宣传口调。

    会钻营的人,总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窦兵民是个特别会察言观色拍马屁的人,一顿西餐吃下来,两杯红酒下肚。

    对贺淑珍的称呼就变成了姐了!

    贺淑珍也默认了这个称呼,觉得有个乖巧的弟弟好像也不错。

    她不过是提了一句,说最近胃不好,家里的农村亲戚熬的粥不对她的胃口。

    什么农村亲戚,就是保姆。

    窦兵民回去就让他妈第二天早上早点儿起来熬小米南瓜红薯粥,红薯要晒蔫儿吧的那种。

    晚上躺在床上总觉得忘了什么事情。

    睡到半夜起夜的时候才想起来,完犊子了,没去接媳妇儿!

    家里人也不知道提醒他一下。

    也是,扯证的事儿家里虽然知道,但具体哪一天还不知道,他和许小娟的婚房还没着落了。

    他家反正是实在挤不出多余的空间,他和他弟弟睡的还是高低床呢!

    现在他当了科长,又结婚了,就有资格找上头要房子了。

    只是分房这事儿哪回都会打得头破血流,他还得增加点儿筹码才行。

    贺淑珍没想到一来单位门卫就递给她一个保温桶,说是她弟弟给她的。

    她哪儿来的弟弟!

    本来不想要,但门卫说:“那小伙子专门叮嘱我,说主编你胃不好,这小米南瓜红薯粥是他天不亮就起来守着熬的,喝了胃舒服……”

    贺淑珍这才想起来魏兵民,她昨天跟他吃饭,喝酒上头了抱怨了几句。

    没想到他还挺有心的。

    贺淑珍把保温桶拿回办公室,打开尝了尝,味道还挺不错!

    比她家的小保姆熬得好。

    贺淑珍对窦兵民的好感又提升了好几个度。

    她拿了带着油墨香的报纸看,看到同样的文章不一样的署名,勾唇笑了起来。

    没一会儿,她桌上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是群众日报社的主编。

    贺淑珍料到文章一上报其他几个报社要来找她。

    她正等着呢!

    “您好您好,啊……您说这件事啊?事情是这样的,这个投稿我一个月以前就收到了。

    这不老爷子生病住院吗,我忙得焦头烂额就忘了刊发。

    什么?

    群众日报也刊登了啊,我忙得晕头转向,没看到呢!”

    “群众日报是什么时候收到投稿的?半个月前啊……那就比我们晚了!”

    “这样,我把投稿的信封拍张照片,洗出来让人给您送去!”

    “是得好好查一查到底谁抄袭!”

    “对!抄袭这种事儿坚决不能纵容!”

    “如果查实了,我们联合起来,公开在报纸上批评!”

    贺淑珍接连接了好几个电话,都是这套说辞,她将信封拍照,让人去洗出来。

    然后给这几家报社送去。

    想了想,她又给手下的记者下任务,让记者去西站采访魏兵民,要把他的事迹树立成典型!

    “我倒要看看,唐甜抄袭沽名钓誉的事情上了各大报纸,老爷子还怎么包庇她!”

    “年纪大了,真是越老越糊涂!”

    “这次让他看清楚唐甜的真面目,让他把大哥调回来。”

    “西北可不是人待的地方!”

    贺淑珍的心情好得飞起。

    其他几家报社收到照片之后,果然投稿的时间要比唐甜早半个月!

    这让他们非常生气。

    他们想让唐甜拿出证明她清白的证据来,可惜她投稿的时候留的地址是清江县图书馆。

    群众日报的主编给图书馆打电话调查唐甜,接电话的是馆长,馆长也没先说什么。

    只问报社为什么会来调查唐甜,是唐甜闯了什么祸吗?

    “……唐甜同志虽然是在外头出差,但是她的有些行为只代表她个人,不代表我们图书馆!”

    主编听了这话,就觉得唐甜这同志是不是人品有问题啊,不然他们馆长怎么第一时间是跟她撇清关系?

    于是说明来意。

    馆长一听唐甜涉嫌抄袭,顿时眼睛一亮。

    “那应该是她能干得出来的事情,小姑娘年纪不大,成天想着走捷径……”

    第225章 春风得意

    可让馆长找到机会了,他对着那边儿就是一顿叭叭叭地吐槽。

    把唐甜贬得一文不值。

    “别说,她是有前科的!”

    “先前她是上过报纸的,京报,你们知道吧,报道过我们图书馆的扫厕所的清洁工……对就是她!”

    “有些事儿我不好说,但……你们懂的……”

    “什么?她经过调查……她能调查什么啊,那文章我看了,肯定不是她写的,她没有那个文化水平!”

    “对,她只是个初中生,靠家里进的图书馆。”

    “她们家有人在公安系统,对!你们打去局里,肯定得不到实话。”

    “我哪位啊?我是图书馆人事科科长陈得胜。”

    “对对,您要是有什么事儿,就打这个电话,这是我办公室的电话。”

    “啥……你想要我们馆长办公室的电话?”

    “要找我们馆长?”

    “那真不好意思,我们图书馆在修新馆,馆长天天都在工地,您留个电话,回头我让他给您打过来……”

    馆长挂了电话,就骂了一句:“事儿可真多!”

    “人事科科长还不够?”

    “还要找馆长!”

    不过没关系,他回头找个人给打过去就完了,多啊大点儿事儿啊!

    馆长又接了好几个类似于这样的电话,接一个,他的心情就好一分,接完最后一个,他直接在办公室里哼哼起来:“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

    哎呀,心情是真的好呀!

    他倒要看看,这事儿彻底闹开之后,上头怎么说!

    还保她?

    臭丫头片子不知道天高地厚,在京市闯祸了吧!

    图书馆没订新星报,馆长还不知道魏兵民也发表了这个文章的事儿。

    县里也不知道,县里也没订新星报。

    “馆长,县里刚才下了通知,让您去开会,讨论唐甜同志发表的文章《防拐小知识》,说县里要大力推广!”

    馆长笑眯眯地道:“行,我知道了,下午我直接去县里!”

    “是啊,咱们图书馆出了个能人,必须大力宣传!

    要表彰嘛!”

    秘书诧异,馆长以前不是挺膈应唐甜的吗?

    怎么忽然态度三百六十度大转弯了?

    跟神经病抽风似的!

    搞求不懂!

    下午县里开会,馆长的态度非常好,领导说要表彰唐甜,他赞同。

    领导说要把《防拐小知识》发到基层,让基层广播播放,他也赞同。

    一句反调都没唱,陈科长就觉得见了鬼了!

    他下意识就认为不对。

    觉得馆长没憋好屁!

    散会之后,他去找馆长的秘书悄悄打听。

    秘书也很懵逼,他跟陈科长说:“具体的我不知道,就是上午在办公室接了一上午的电话,他就很高兴,还唱了一点儿样板戏。”

    行吧。

    陈科长只能把这个现象归结于馆长家有好事儿,他心情好,所以才不使绊子了。

    他忙新馆的建设,没空想那么多,这事儿在他脑子里过了一遍就被他抛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