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u小说网 > > 锦帐春深 > 第128章
    李相见状,又想出来说话。

    徐大人抢先一步道:“皇帝何时下发的旨意,臣等也不知啊?”

    元嵩发的密旨,言官自然不知道。

    皇帝为免他们在追问为什么要发密旨,直接跳过了这个话题,问沈若锦,“你进京面圣,缘何着白衣,还捧着牌位?”

    沈若锦心道:自然是为了给我舅舅和兄长们争得身后名。

    她嘴上说的是,“前些时日我梦见了舅舅和兄长们,他们问我,如今皇上安否?天下太平否?我嘴笨跟他们说不明白,就想着带他们来看看。”

    “你还嘴笨?”

    元嵩都快被她一连串的话堵死了。

    沈若锦道:“太久没见他们,一梦见就光顾着哭了,何止嘴笨,简直泣不成声。”

    朝中清流纷纷念起了沈家儿郎们的好,有不少大人还想把女儿许给沈家儿郎。

    沈家门风正,不纳妾,一家和乐,也没那么多幺蛾子。

    唯一的不好。

    就是沈家儿郎们死得太早。

    提起来,就令人唏嘘不已。

    “说的好听,这沈若锦鼓动京城百姓挂白幡举挽联,闹出那么大的动静,还把沈家将军的牌位带到御前,分明就是想对皇上挟恩图报!此女心思深沉,皇上可不能着了她的道啊!”

    李相党见势头有些倾斜,立马站出来主张严办沈若锦。

    一个一口“此风不可长,否则我大齐江山危矣!”

    还有人说秦琅今日御前告妻就是为了搅浑水。

    这次根本不用沈若锦和秦琅说话。

    清流党就跟李相党大战了数个回合。

    几个皇子隔岸观火,都在心里琢磨父皇究竟是什么意思?

    准备如何处置沈家祖孙?

    吵了好半天。

    元嵩头疼地扶额,“够了!朝堂之上,吵吵囔囔成何体统?”

    皇帝看着牌位上的名字,想起了三年前差点死在西疆,是沈家兄弟拼死将他救出,逃亡路上,是沈如松换上了他的衣衫去引开敌军,死于非命。

    沈家儿郎,没有一个是孬种。

    他因为不愿回忆三年前的事,连追封没给他们,沈毅一句不满的话都没有,时至今日,依旧是那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连沈若锦到了御前,都要被治罪了也不提他当初被敌军生擒之事。

    这祖孙俩一脉相承。

    都是忠义之人。

    况且,沈若锦已经嫁做人妇,以秦琅的相貌手段日后定能把她迷得团团转,安心待在后宅里。

    沈毅年迈,又重伤至此,眼看着没几年活头了。

    如今若是降罪于沈家祖孙,必然会让人诟病,说他元嵩刻薄寡恩,恩将仇报。

    那么多百姓都在看着,等着沈家祖孙的结果。

    皇帝更不愿意被杨万雄那样的人揣摩到心思,李相自以为了解他,他这次偏不让人猜中。

    殿上众臣都因为皇帝的一句话安静了下来。

    秦琅和沈若锦都知道,结果马上要揭晓了。

    众大臣凝神屏息,沈老将军背后都冒出了冷汗。

    说不紧张是假的。

    帝王心,海底针。

    谁也不知道元嵩究竟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殿外风声如狂,雨落倾盆。

    元嵩道:“沈毅守境有功,封为安西王。沈若锦巾帼不让须眉,功可抵过,封为平西郡主。所有为国战死的沈家儿郎,通通追封!”

    沈若锦和阿公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劫后余生的情绪。

    两人齐齐行礼道:“叩谢皇上隆恩。”

    李相党像是吃了败仗一样,灰头土脸。

    李相一直自认为是最了解皇帝的人,但这次他完全猜错了,也做错了。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再次浮现在他们的脑海里。

    清流党则齐齐称颂道:“皇上英明!”

    几个皇子见大局已定,立马出来说加赐黄金万两,扩大沈家府邸等等,给沈家祖孙卖个好。

    沈若锦来者不拒。

    这些都是沈家儿郎们应得的。

    最后,元嵩把目光落在了秦琅身上,“还有你,秦琅,假意状告发妻,实则是殿前护妻,真以为朕看不出吗?”

    “皇上英明。”秦琅也不装了,“正因皇恩浩荡,我才心存侥幸,下次不会了。”

    下次一定换别的招数。

    “还有下次?”元嵩看着秦琅,沉声道:“你既然这么有能耐,今年就下场科考,朕倒要看看你如此巧思,能中第几名!若是没中,你看朕怎么罚你!”

    “啊?”

    秦琅还想再说什么。

    这巧思跟科考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他都四年没去国子监上学了,已然忘记了先生和同窗姓甚名谁,长什么样子。

    科考要考什么也全然忘了。

    这怎么考?

    元嵩已经起身,拂袖而去,“退朝!”

    “退朝——”

    大内监高声喊道。

    几个清流大臣上前来,把沈老将军扶回轮椅上,低声说:“恭喜安西王,贺喜安西王,苦尽甘来。”

    “沈家儿郎们得到皇上追封,在天之灵也能安息了,安西王要节哀,好好将养身子。”

    还不忘夸夸沈若锦:“沈家有女如此,安西王好福气啊!”

    秦琅则把沈若锦扶了起来,解下大袖外衣披在她身上,顺手接过了二舅舅的牌位双手捧着,低声同她说:“你成了平西郡主,以后我就是郡马爷了。”

    沈若锦跪得腿都麻了,心弦一直紧绷着,看似面色镇定,其实后背全是冷汗。

    直到秦琅故意逗她才稍稍松了些许,沈若锦不知道他是怎么敢去敲登闻鼓的,身体虽冷,但一看到秦小王爷,心里就涌起了一股暖流。

    沈若锦轻声道:“郡马爷,我们回家吧。”

    “好。”秦琅抬手轻轻抹去她脸上的雨水,“我们回家。”

    第138章 沈家的儿郎们,回家了!

    这一天,尘封已久的沈府大门再次打开。

    尘灰簌簌落下,霉气扑面而来,蛛网杂草遍布庭院间,已然是久无人迹的模样。

    举着白幡、挽联的百姓见沈家祖孙平安出宫回到了沈府,立马一拥而上,“我来帮忙锄草!”

    “我会补屋顶!”

    “我干活麻利得很,做洒扫庭院这事一个能顶三个!”

    这些人也不等沈家祖孙拒绝,乌泱泱地一片人冲进沈府,撸起袖子就是干。

    “多谢、多谢诸位!”

    沈老将军眼中饱含热泪,抱拳谢过大家。

    秦琅回头吩咐隐卫去取些现银来,京中百姓愿意帮着清扫沈府是好事,但不能让人白做事。

    “是。”隐卫应声而去。

    沈若锦把舅舅的牌位递给阿公,从棺材里拿了一件相对来说最为完整的旧衣,飞身跃上屋顶,朝着西疆的方向,一声声地呼唤:“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沈家的儿郎们,回家了!”

    沈老将军抱着儿子的牌位,领着儿媳与秦琅,还有一众沈家旧人迈入沈府大门。

    自告奋勇帮着清扫沈府的百姓已经把前堂的桌椅都擦了一遍,来不及找扫帚麻布的直接脱下衣衫拿来扫蛛网尘灰,忙中有序,很快就摆上了香案,他们端着牌位进去就可以按顺序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