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u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战意冲霄 > 第六十节 政乱
    宋宁宗三十八年春三月初二,这位多年致力于“长生不老”事业大宋皇帝陛下,却在春雷轰鸣的夜里魂归天国。

    宁宗赵平在临死前回光返照地出现了近一刻钟的清醒,召集众皇子及文武大臣宣布了最后一道圣旨,封已经成年的九皇子赵浩宣为安王,与大皇子福王赵浩风、三皇子明王赵浩华、四皇子瑞王赵浩正、六皇子弘王赵浩扬等五人共同监国执掌朝政,由锦阳王赵冶(皇室宗亲,宁宗赵平堂兄)、安国公方志敏、护国公金厚德三人辅政。

    这道圣旨表面上看是国家大事有人负责管理了,其实却埋下了一个重要的危机,或许是这位皇帝陛下病重心犯迷糊,竞没留下任何一字遗诏,立哪位皇子为太子以继大统。

    宁宗的葬礼刚过,五位皇子们便在国中掀起了轩然dabo。

    首先是大殿下福王赵浩风未和众人商议,私下扣押了派来进京奔丧的魏王代表,魏王梁国栋的唯一掌上明珠——郡主梁嫣然,理由竞然是魏王有意谋反。当天下午,郡主的护卫潜入福王府营救人质,混战中,郡主当场被杀。

    直到多年以后,一个曾经当过福王府内侍的人在酒后说出这次事情的真相。魏郡主梁嫣然天生丽质,天生身上带着一股异香,号称江北第一美人。多年前曾见过梁嫣然一面的福王赵浩风早就对她的美色垂涎不已。那是傍晚,福王以旧识的借口宴请郡主,做为臣子的梁嫣然自不便拒绝,便如邀赴会。赵浩风借酒壮胆,先是言语、而后毛手毛脚调戏起梁嫣然。这位郡主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不仅在言语上把福王骂了个狗血淋头,还伸手狠狠地甩了他几个大耳光。微有醉意的福王被打之下恼羞成怒,仗着自己力大,抓破梁嫣然的衣衫便欲实施兽行。梁嫣然表面文静,实则内心刚烈无比,为保贞洁竟一头撞死在雕花青石栏杆上。福王为了掩盖自己的丑行,便编织了上面的说词,并借着郡主亲卫来救人的那场混战,宣称郡主被护卫失手杀死。

    政事上一向不和,一直想斗出个高下的五位皇子,闯起祸来也互不逊色。

    一向与大殿下不和的三殿下明王赵浩华似乎不想让自己的兄长独出风头,居然以一诗打油诗为借口,称龙渊阁大学士范士杰危言祸害社稷,将其全家抄斩。朝里的知道内情的人心里都十分明了,范士杰今日的惨祸乃是六年前种下的。

    六年前刚刚封王的赵浩华趾高气扬,一日郊外踏青遇见了一位女子惊为天人,多方打听之下此女子乃是龙渊阁大学士范士杰家的二小姐。赵浩华认为凭自己的身份上门求亲必成无疑,不料却遭到了范家的拒绝,这事后来一直闹到皇帝陛下那里,宋宁宗为此事大发脾气,当庭狠狠地训了赵浩华一顿,这祸便在那一时深埋下去。如今赵浩华觉得自己重权在握,便决定报当年之仇,在一干狗头军师的谋划下,找出了范士杰年轻时写过的一首打油诗做借口,将他全家满门操斩,当然以前他吃不到嘴的范家二小姐所嫁的夫家也难逃此劫。

    当主子的不安稳,手下的那帮走狗自然也开始跟风,这一班那一群的,打砸烧抢无所不为,一会是明王府的,一会儿是福王府的,一会儿又是弘王府的,最倒霉的还是老百姓,敢怒不敢言,京城里那些执法的官兵更是为了避这些人绕着道走,生怕惹火上身。

    一时间,整个京城鸡飞狗跳的,像是乱翻了天。

    老王爷是推病在家闭门不出,谁也不见;两位辅政的国公爷则是有心无力,只能在一旁暗自兴叹。

    梁嫣然一死,秦、鲁两国的使臣也偷偷了溜回了国中。

    宁宗三十八年四月初六,魏国放开西北四城,借路给蒙军。

    四月二十二,蒙军大将乌苏南望率大军二十万渡过长江,直取游龙关。

    西胡人也没有闲着,西胡王亲率十万大军攻打秦国的陇州城,秦国向朝庭告急,称无力可战,要求朝廷派兵拒敌。

    这是宁宗归西后大殿上出现的第一次正儿八经的议事样,众臣位列两旁,五左右上首坐着两位辅国大臣护国公金厚德、安国公方志敏,由于宁宗未立太子,金殿龙椅只能空悬着,五位皇子依着年龄次序一排就坐于龙椅前临时加起的座位上。

    “诸位大人,如今西胡与蒙兵同时举兵进犯,社稷岌岌可危,今召集各位来些,共商应对之策。”福王率先开了口,在这种紧急关头,另几个王子也没有心思去考虑福王这样做有主持这场殿议的模样,眼睛都放到了这些大臣身上,希望能有人提出解救之法。

    “难道我大宋朝每年付出白花花的银子养的就是一群酒囊饭蛋?”胆小怕事的瑞王赵浩正率先按捺不住,呼地一下站起声来,冲着众臣大声喝斥。

    “咳~”护国公金厚德有意地轻轻干咳几声,使得瑞王有所惊觉,忙收回了正要继续的呵责。

    “诸位大人,想我大宋堂堂天朝,若被野外胡人骑在头上欺凌,恐诸位脸上也都不好过。”九皇子赵浩宣看是笑着说话,却无异给殿下重臣脸上重重地扇了一耳光,偏偏这个耳光谁都挨得心甘情愿、无话可说,毕竟赵浩宣说的话十分在理,也和众人潜意识里的独尊大宋理念相同。

    “诸会王爷,下官认为,蒙兵势大胡人势小,唯今之计可以怀柔之策安抚胡人,应付蒙军,可派一能言之士前往鲁国游说,陈以利害之下鲁国必会派兵相助,到时前后夹攻,蒙军必败无疑。”说话的,是兵部尚书季天安。

    “臣以为季大人之计漏洞颇多,”轻车将军狄久义在季天安言语刚落便出列反对,“胡人乃虎狼之后,窥我大宋江山久矣,岂会放过如此机会;再者,若无鲁国默许,蒙军安敢渡江?臣以为鲁、魏恐早有勾结,必不会出兵相助。”

    魏国控制的地图里只占了长江的中游一小段,借道给蒙军必是与控制长江中下两段的鲁国有所默契,否则以蒙军领兵大将乌苏南望乃当世名将之才,绝对不会将自已粮道和后路交给敌人手中。连狄久义这种中流的将军都能想到这一点,乌苏南望更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这一番话令众臣心中的担忧更深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