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u小说网 > > [综]废后不易 > 第25节
    语气淡淡的,连神色也是淡淡的,可其间的不容置喙,却清晰无比。

    陆风仪张了张嘴,终是什么也再没说:“喏。”

    “此事,我自有计较,你与我约束宫人,万不可徒生是非。”

    陆风仪心里一紧,忍不住悄悄抬头,只见她半靠在床头,撩起被衾一角在手里轻轻捻动着,眼眸微垂,似在看着指尖,却也掩去了眼底的神色,叫她无从揣摩,只是莫名地发紧,似有无息的压力笼罩着自己,连忙低头,恭谨而庄肃地应道:“喏。”

    心里却暗暗告诫自己,往后,再不可如此了。更盘算着回头该如何敲打一番,跟几个相熟的得用的女官内侍议一议,这事儿真是再不能提了。

    “你是看着我长大的,对你,我自是信的。这一年里,也是我的不是,竟恍恍惚惚走了岔路,倒是多亏了这场病。”见她这般谨慎忐忑的模样,讷敏忍不住闪过一丝满意,也旋即放柔的声音,和声道,“我细细琢磨着,萧淑妃虽有些聪明,却也不过是小慧罢了,无甚大智。可旁人,却难讲了。”

    “娘娘的意思是……”

    “没什么意思,不过是随口一说罢了。”讷敏摆了摆手,又道,“我这一病,恐也带累阿娘为我挂心,不若明日,便请阿娘进宫来说说话,也好安一安她的心。”

    “喏。”见她再没旁的吩咐,陆风仪悄悄退下,自去奉命行事。

    待她离去,讷敏忍不住苦笑着揉了揉眉心,安享了几年太平日子,没想到又被丢进这么个大漩涡里来。可眼下,她又能如何?不进则退,退一步,便是悬崖峭壁,她可不愿被剁了手足生生折磨而死,甚至,连好好的姓氏也被抹去了。

    为今之计,也惟有趁武氏困居感业寺,巩固自己的后位,叫无人可以撼动。

    王氏之母柳氏,确如她所想,爱女为后,在宫闱之中的点点滴滴自是无比上心牵挂。萧淑妃的专横跋扈、骄横嚣张自是耳闻甚多,这一回,却不想竟敢直接捋了自家女儿的脸面,竟生生地叫她气出病来,柳氏更是焦急万分,听闻宫中来人,道是皇后相请,自是早早往宫里递了名帖。

    一进宫,便急急往安仁殿而来。

    “三娘,可觉得好些了?若是哪里不舒服,莫要强撑着,告诉阿娘。”坐在。跟前,细细地将讷敏从头到尾打量了一番,见她脸上虽仍有几分苍白,可精神却是不错,柳氏倒是真真地缓了口气,又不放心地叮嘱了几句,“你啊,就是爱逞强,有事也不跟阿娘说,还弄出一身的病来。”

    “阿娘,瞧您说的,女儿这不就寻您拿主意来了?”

    “总算想起你的阿娘来了。”柳氏也跟着笑了,轻轻拍了拍她的手,道,“阿娘瞧着,这宫里啊,都没个规矩本分的,要不然,阿娘从宫外给你寻一个好的,也好帮衬着你些。阿娘瞧着,那……”

    “阿娘,这事儿我已经有了章程,哪还用物色什么外人?”讷敏连忙打断了她的话,若是再提一回感业寺,她真的是要头疼死了,“阿娘,是不是大家跟……在朝堂上有了些掣肘?”

    柳氏皱眉看她,一脸疑惑:“这我倒是不知,怎的,圣人同你提什么了?”

    “这倒是没有,只是,我瞧着大家近日,似乎有些心事重重。”讷敏随口诌了一句,又道,“可惜,我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该如何劝慰才是。”

    柳氏点点头,若有所思,“却不知兄长可否清楚了。”

    讷敏心中一喜,面上却不露半分,笑道:“舅舅身为中书令,朝野之上,哪有不知之事?上回,阿娘不是还跟我提了族兄义惩恶霸、百姓交口相赞的美事,难道舅舅不知此事?”

    “你呀,连阿娘也敢取笑了。”柳氏哪听不出她言语里的笑谑,好笑又好气地瞪了她一眼,“阿娘真是白疼你了。”

    “知道阿娘最是疼我了。”讷敏抿唇笑着,殷勤地斟了杯茶,双手奉到她跟前,“不能侍奉阿娘,却还要带累阿娘为我操心,实在是……往后,怕是……”

    “混说什么?也不知道忌讳。”柳氏连忙打断她的话,又急急追问道,“可是出了什么事?难道是那女人又起了什么幺蛾子?不过是兰陵萧氏,巴巴地走了同姓的门路,我倒是不信,难道还能为了一个萧淑妃跟我太原王氏翻脸不成?”

    “阿娘,往后再别说这话了。五姓七望,同气连枝,女儿自是清楚,便是先皇,最终选了女儿,怕也有这些个渊源的缘故。只是,阿娘可不要忘了,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的警讯哪。”世家出身,于她而言,既是利,又是弊,福祸之间究竟如何,却非她一力便可决定的。家族兴盛,是她的依仗;可若是过了,便反成了害。

    柳氏闻言,脸色一变,猛地站起身来:“此话何意?难道圣人……”

    “阿娘稍安勿躁,这不过是女儿自己琢磨的罢了,与大家无关。只是,阿娘,萧淑妃再不济,也是承香殿的主位,大唐的萧淑妃,若是当真有什么差池,岂不是叫大家也无光?”讷敏也跟着站了起身,拉着柳氏的手,扶她轻轻坐下,“这些年来,女儿争强好胜,却也不过这般光景,若是女儿退一步,或许,早已海阔天空了。”

    “你为后她为妃,为何要退?”

    “家和万事兴,女儿可是一家主母,何必同她计较这些个枝末琐碎?阿娘当年,可从未在意过内宅里那些个女人不是?”

    柳氏顿时语滞,不知该如何再言。

    讷敏轻轻一笑,视线微微在半掩的窗棱子一顿,复又坐下,与柳氏笑着闲话起家常来。

    甘露殿里,李治手中朱笔微微一顿,竟在奏折上坠下一滴鲜红的墨迹,将毫笔搁到砚台上,抬起头,剑眉微挑,露出几分明显的诧异:“皇后当真这般同魏国夫人说的?”

    “小人不敢有半句虚言。”

    作者有话要说:之前很多小伙伴提议,写玄宗的王皇后,可是,玄宗实在太长寿了,王皇后的出身也好,族亲也罢,都比较弱势,很多东西都不好发挥。

    考虑了许久,还是原计划的高宗王皇后,只是,对于一代女皇武则天,灯花真的是愁得抓掉了好几根头发,实在是避不过的高山哪,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安排剧情比较合适。考虑了好几个版本,最后定下一个,希望拍砖的朋友少一点,轻一点,灯花的玻璃心,真的是经不起打击了。

    ☆、第55章 初见李治

    左等右等,却见李治处理完朝务后,并未往内宫而去,竟备下车架出宫。跟前伺候的内侍略呆滞片刻,方急急追上前小意伺候,心里对感业寺那位越发警醒慎微。

    当听闻小尼来报,道是车銮已至寺外,武则天本欲前去相迎,刚至屋门口,却又停下了,招来小尼悄悄吩咐了几句,复又回了屋子。

    行至寺外,却未见那个魂牵梦萦的身影,李治微微有些诧异,可再一转念,如此也好,恰能瞧一瞧她平日的模样,便随着小尼的指引,往那处熟悉到骨子里的屋舍而去。

    一进屋,李治便看到她对镜而坐的背影,身边搁着只木箱子,正扶着箱沿,低头默默垂泪。甚至,还能瞧见一滴清泪,自眼角滑落的弧度,叫他疾步进屋,柔声问道:“在想什么,竟这般伤神?”

    “我……九郎,您来了!”武则天猛地抬眸,露出似惊还喜之色,忙侧过身去,胡乱抹去眼底的泪,“来之前,怎也不差人知会一声,我也好早些准备,却不想……”

    将她的身子扳过来,李治伸手轻轻拭去她面颊间残存的泪痕:“在朕面前,你毋需掩饰什么,告诉朕,究竟是怎么了,你这般模样,朕瞧着,真真是心疼极了。”说着,眼神不自觉落到身边半开的箱笼上,伸手欲打开,却被按住了手背。

    “不过是些寻常物什,九郎你就莫要追究下去了。”

    李治如何能依,一手将她的手包在掌心,腾出另一手一使力,却见箱笼里,平静地摆放着一身艳丽的束腰石榴裙,正是昔日宫闱之中,她最喜的那身,一时间,竟不知该作何言语。

    “九郎可还记得,那时在内苑里,妾坐在花下歇息,您还夸过妾着红裙极好呢。”武则天低低地垂着泪,在他耳畔幽幽地吟道:“因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李治不禁大震,却见武则天微垂着睑,双手捧起石榴裙的一角,裙裾里的斑斑泪痕,便如花间最炽烈的侬艳,叫他惊喜交加,动了动唇,还未开口,便听她哽咽着叹息,“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一声悠悠的叹,仿佛将所有的情意,都凝聚于此。

    佳人情重绵绵如斯,叫李治如何不感动,用力地拥她入怀:“朕,定会好生待你,不负你这片情。”

    “能得九郎这句话,妾无憾,无憾矣。妾本不过是……若非再遇九郎,许是这一生,便这般尽了……可一日日地盼着九郎,念着九郎,妾这心里真真的痛哪,妾只想日日夜夜伴着九郎,哪怕是远远地瞧一眼,也是好的,只是妾却做不得。九郎,妾是否太贪心了,若不然,老天怎会如此惩罚妾?”

    “这怎会是贪心?媚娘如此待朕,朕欢喜还来不及呢。”李治温柔地将她安置在腿上,一手拦着她曼妙的腰身,一手抬起她光洁的下巴,细细地凝望着她,“媚娘切莫这般伤神,于你,朕定会安置妥当,自不会叫你总这般委屈的。”

    “可是……”

    “哪来的这么多可是?”李治笑着摇了摇头,“你啊,就是心思太重。”

    “非妾胡思,只因日日孑然对镜,满心相思却什么也做不得,更不能相守。”武则天微垂着首,半侧着身子,攥着他衣襟在手里摩挲着,露出的小半截颈脖优美而柔和,那低低的声音带着几分自怨自艾的叹息,如蔓藤般缠绕着他的心神,“妾之事,是否叫九郎为难了?若是,若真如此,妾便什么也不求了,只求九郎往后也能像眼下这般,得暇了能来看看妾,偶尔想一回妾。”

    “朕如何会不想你,不念着你?”李治紧紧拥着怀中的美人儿,将头搁在她的脖颈间,轻叹了口气,“只不过,如今朝中百废待兴,你且再忍耐些时日,朕,定会带你回宫。”

    “妾明白,皇上还请朝务为重,不必为妾忧心。只是,王皇后与萧淑妃之事,妾虽偏居此地,亦有所耳闻,可是也叫九郎费神了?”柔顺地依偎在李治的怀里,指尖轻轻地在他的臂弯间流连,“带累九郎案牍之劳时,亦不得分心内事,妾这心里,委实是心疼不已呢。九郎可要好生仔细着身子,莫要为那些个琐事而累着自个儿,若不然,妾这心里,亦会跟着难受不已的。”

    李治的眼神微微闪了闪,若有所思:“此事,朕心里有数。”

    武则天见自己的提醒落了实处,自不会再提。两人耳鬓厮磨,互诉了会相思衷肠,情动之中,自是缠绵在了一处。不多时,屋舍里弥漫开一股浓郁的麝香味儿,刺激得两人越发如胶似漆,恨不得将彼此深深陷进自己的身体里再不用分离。

    几番抵死缱绻,当李治离开时,早已华灯初放。踏着满地月色,信步至安仁殿外,李治不自觉地顿了脚步,与魏国夫人的那番母女私话,不由浮现在脑中。

    他的皇后出身尊贵,昔日先皇几番斟酌而定,貌美贤淑,平日里主持中馈、打点俗务,确实叫他颇为满意,惟有一事,叫他头疼不已。萧淑妃姿容娇媚而多情,他难免偏宠几分,却不想竟闹得乌烟罩气的,每每往安仁殿时,总是拈酸吃醋,叫他烦闷不已。自然而然地,也来得少了些。

    可今日前往,一来是因着媚娘之故,二来,他心里确也存了几分好奇。

    而这份好奇,随着踏出宫宇,两人相对而坐,越发浓炽了。

    静坐了小半盏茶的功夫,自己的皇后却仍还未抱怨过只言片语。仿佛此前的那场因萧淑妃而起的卧病从未有过一般,李治竟莫名地有些不习惯,略动了动身子,又为自己的不适好笑。

    “大家若是不适,不若请御医问一回脉,也好叫妾安心。”

    李治摇头道:“无事,梓潼不必担心。今日也是朝务繁忙,不曾同魏国夫人说话,却是朕失礼了。”

    “大家何出此言?阿娘进宫,不过是同我聊几句家常罢了,怎敢因这点子小事而耽误了大家的正事?”讷敏抿着唇笑了笑,“若是叫阿娘听了,到时候埋怨大家如此见外,可不要怪妾不替您说话了。”

    “如此,确是朕的不是了。”李治笑着应了一句,又问,“今日,怎没听你提起萧淑妃?”

    “大家想要听什么?”讷敏偏头看他,清亮而平和的眸色,竟叫李治不自觉地移开了眼,自是不曾看到她眼底一闪而逝的锐利,“以往,是我想岔了,萧淑妃既能讨得大家的欢心,妾也该相让一二,怎能跟她一般计较?”

    李治语滞,不知该作何言语。萧淑妃的骄横,他自是清楚,可若是当真要皇后避让一个妃嫔,这理儿怎也说不过去:“她,确实过了。梓潼如此处置,朕,自是信你的。”

    “能得您一句信,妾真是……”略停顿了片刻,却不曾往下说,反而轻轻地撇开了话题,“大家今日,可是有事吩咐于我?只是瞧着您似有些藏着事儿,若能替大家分忧,亦是为人妻的本分。”

    “哪有什么事儿,梓潼想多了。”话到嘴边,可不知为何,又咽了下去,李治摇头笑道。

    见他如此,又想起今番匆匆出宫,讷敏如何不知他究竟在纠结些什么,为难些什么,可他不提,她自然也落得清静:“这些日子,妾在宫中躲了几日清静,却听到一句笑谈,‘学会文武艺,卖得帝王家’,妾只闻文韬者,有取仕之道,却不知这武略……人在病中,总难免胡思乱想,大家可不许笑话。”

    话刚至一半,李治就不自觉坐正了身子,再看向讷敏时,不自觉多了几分惊叹,不愧是太原王氏、名门之后,这番眼界,绝非萧淑妃之流可比拟的,忍不住喟叹道:“梓潼之心,朕感激尚且来不及,又怎会玩笑?”文人有科举之说,习武之人,却是自己疏忽了。心里更是暗暗自责,定是自己以往太过忽略了皇后,从未如此宁心静气地听她说话,自然,也不曾听她谈论这些。

    似乎,除了新婚时的那段时光,往后,他便总是偏疼萧氏,忽略了她。如此一回忆,心底的愧疚更甚几分。

    讷敏可不知他竟从国事拐到了妻妾内事上,见点到了正处,自是再不往下,笑着推诿道:“妾也不过随口一说,大家这般,倒叫妾无地自容了。”

    从安仁殿离开后,李治如何还有心思琢磨些旁的,急急地召来一干重臣商议起来。一连数日,竟不曾踏入内苑半步。如此行为,叫后宫妃嫔皆是心中不安,一时间竟忙坏了甘露殿的内侍们,今儿一盅参汤,明儿一碟点心,脂粉味儿弥漫得整座宫殿全散不去。讷敏冷眼旁观着,每每过了时辰,便会差人送些茶水汤羹,既是提醒,也是关心。

    如此对比,更昭显出为后的气度贤名。

    ☆、第56章 祸福难料

    日子便这般波澜不惊地流逝,没有了她的争锋以对,萧淑妃独自一人也难成林,一时间,后宫竟是难得的清静太平。

    而李治,每月里亦有几日往安仁殿,虽不比萧淑妃频繁,却也给足了她面子,并未如何冷落。几世为人,又曾坐在慈宁宫十余年,讷敏的见识,比之寻常妇人,自是不俗。几番闲谈,李治亦渐渐愿同她聊几句前朝之事,虽不见她多有言论,然寥寥数语,总能拨到点子上,更让他刮目不已。

    帝后和谐,前朝亦是乐观其成。

    柳氏更是欣喜万分,往宫中小坐时,话里话外地,便督促她好生将养身子,以求承衍子嗣。甚而往她怀里悄悄塞了好些个秘方,叫她真真哭笑不得。

    “阿娘,成事在天,老天爷的意思,哪是这些个汤汤水水就能左右得了的?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女儿喝得还少么?”她可不愿终日喝这些黑漆漆的玩意儿,更何况,只要她一日为后,只要她好生教养皇子,纵非亲子又如何?

    不意外地看见她又是一副神游太虚的模样,柳氏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只道是触及了她的伤心处,便也不再继续,只叹息着道:“你也该早些打算才好。”

    “阿娘且宽心罢,我心里有数。”回过神来,讷敏微微一笑,“女儿求得长远,不必理会眼下这一时半刻的得失。”

    “上回你同我说的,我跟你姑祖母提了,她亦是应下了,你也不必太过忧心。我王家谨守本分,从无半分逾矩,自是无碍的。”柳氏宽慰了几句,见她仍是垂睑淡淡地笑着,究竟听进去了几分,却是不得而知了,忍不住叹了口气,“你姑祖母经历得多了,这些儿事,自是有打算的。”

    同安公主虽是王家辈分最高之人,但毕竟出自皇家,许多事,亦有两难,讷敏略沉吟了片刻,还欲再言,可看到柳氏一脸担忧的模样,不禁摇头叹息:“罢了,阿娘回府后,好生约束族人也就是了,旁的,待往后再作商议。”心里却盘算着,下回宫廷设宴,定要跟伯父好生说说话儿,如今新皇登基尚浅,正是极微妙的时节,若能放手一搏,说不定,能给家族博出另一番天地也两说。

    在讷敏密密忖思细谋之时,却被一桩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的事,打乱了阵脚。

    “此事当真?那……武氏竟敢冒此大险?”

    当屛退下人后,陆风仪附在耳畔细语一番,讷敏满脸错愕,讶然看她。

    陆风仪退下几步,垂手应道:“才人虽极为谨慎,可毕竟人来过往,总会露出些蛛丝马迹。此事,当有八九分真。”

    讷敏点点头,惊疑过后,也渐渐平静了下来,关于武氏之事,李治旁敲侧击地也跟自己提过几回,都被她避重就轻地撇开了,如今细细一琢磨,这虽是一招险棋,可未必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更让她不得不对武则天的决断佩服不已。

    “此事,就当从未有过,更不曾听闻只字片语,你可记下了?”

    陆风仪微微一怔,似有些不解,可看她面容浅淡,连笑意也淡了,旋即肃容正色应道:“喏。”

    待陆风仪退下,讷敏歪在榻上半阖着眼,心思百转。不由地想到了李治,只不知突逢此事,他又会如何行事?是飞奔感业寺共诉衷肠,欢喜这上苍的恩赐;还是一意决然,亲迎佳人回宫共享富贵?

    可当看到李治略带几分拘谨地坐在跟前时,却只剩下心底的一声冷笑。

    “大家今儿怎得暇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