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丞相的迷惑脸变成了囧脸。
“馒头”这玩意儿并不是罗贯水先生的创作, 自宋时往后,便有这种传说,再往前推,《华阳国志》里也提到过诸葛亮南征时移风易俗, 令蛮人弃绝了用活人祭祀的风俗。
但丞相十分直率的告诉你,那个“馒头”并不是用来吃的【
它就只是里面包着一些羊肉和猪肉, 捏个脑袋形状,意思意思而已……
“不加姜蒜吗?不加油盐吗?”
丞相眨眨眼, 挥挥羽扇。
你发现,诸葛亮对庖厨事, 似乎真就一窍不通……
当你这么问出来的时候,他沉吟了一会儿,然后还是笑吟吟地点头承认了。
……除了偶尔斫个琴, 爬个冷兵器科技树之外,武侯果然在美食上并没有点什么科技树。
……卧龙锅巴诸葛烤鱼还有什么煎饼茶叶肉夹馍蛋烘糕都是骗人的!
不过仔细想想,你也找到了合理性:尽管父亲去世得早,又经历了战乱流离, 但这位诸葛家的小公子身边还是有叔父和仆役照顾着他。等到了南阳之后,又有刘表照应, 生活虽然清苦, 但也还是士人阶级, 就从来没有混到过自己下厨的地步。
“那先生为什么会躬耕陇亩呢?”你问道, “难道粟米不够吃吗”
举起灯盏, 又开始盯着地图看的丞相听你这么问,愣了一愣,而后有些好笑的摇了摇头。
“不过以此修身养德罢了,阿迟难道以为田间农夫也有闲暇读书治学吗?”
“……………………”
你正准备批评一下这种形而上学的行为时,一股裹了潮气的夜风冲进了中军帐里,令你打了个喷嚏。
……这几天天气温暖,你忘记拍“忍受环境”给自己了。
丞相回过头看了你一眼,皱了皱眉,将灯盏放在一边,起身走了过来。
“今岁春雨殷勤,夜间寒凉,怎不知添一件衣服。”
虽然这么责备了你几句,不过他还是顺手把自己身上这件暗纹鹤氅脱了下来,披在了你身上。
你眨眨眼,抬起头盯着他。
丞相被你盯得有些发愣,“阿迟为何如此看我?”
“丞相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没等你皮完后半句,丞相随手抄起鹅毛扇拍在你头上。
“纵阿迟想与淮阴侯一较高下,我亦不敢与高祖并论,夜已深沉,快回去休息吧。”
你紧了紧身上的鹤氅,嘟嘟囔囔的刚往帐门口走了两步,雨点声由小转大,很快在营中溅起雨花。
“先生!”你指了指外面,“下雨了。”
丞相看了看你,你看了看丞相。
没等他说什么,你又一次开口,“那我就顶着雨回去了?”
你在丞相的脸上看到了一脸的省略号。
丞相可能会怀疑你能操控天气。
至少你会怀疑丞相怀疑你。
但这并没有什么【哗——】用,你又跑回到帅案旁边坐下。
在外行军打仗,被雨淋一淋再正常不过。
但是你不想被淋的前提下,丞相肯定张不开嘴赶你走。
你坐在那里,气定神闲,一脸的江流石不转。
直到最后丞相终于开口了。
“阿迟若是累了,便在后帐休息吧。”
“……先生呢?”
“曹叡亲征洛阳,便在这几日间,张郃郭淮用兵极稳,不能有丝毫大意,”丞相又端起了灯盏,“我本来也要花些功夫参详地图,阿迟自去就寝无妨。”
……你不睡了,你决定蹭过去跟丞相一起参详地图。
当然,对于你这有脑内内置地图的人来说,丞相用的地图实在是太粗糙了。
姜维吃亏也与此有关。
毕竟不是王屋山中人,又不像陈泰一般早在箕关驻防,下了大力气在山中多变的地形上,拼细节自然拼不过陈泰。
“我们还要继续打箕关吗?”
“未必。”丞相将灯盏移到了汜水关后,停了一停,“郝昭镇守河西十余年,却因夏侯楙早早献城而东迁至关内,至今未曾与之交手,不知究竟是何等样人。”
……某种意义上比司马懿还要厉害一丁点儿的大佬。
你十分真诚的又一次提出了你的建议。
“要不还是我去打一下汜水关吧?”
拎着一盏豆灯的丞相又一次转过头看向你,“阿迟不是要学刘琰,‘不豫国政,但领兵千余,随丞相讽议’么?”
……你这不是为了防止郝昭再一次给丞相添堵嘛。
但是你又不能实话实——
丞相将灯盏移过来照了照你的脸,有些惊奇。
“阿迟缘何以为我竟不敌郝昭?”
你将目光移开,“算出来的。”
在丞相第二次北伐时,郝昭结结实实给他添了一把堵,虽然也有蜀军是为了配合东吴军队进攻,并不愿意下大力气的缘故,但不管怎么说,如果丞相能轻松拿到陈仓,他是不会任由郝昭在他身上刷了一把声望值,还留下了“若墨翟之制公输,郝昭之拒葛亮,或萦带而连堞,或射火而重炉,可谓善守城矣”的黑历史的。
但在此刻,这位守将还没一战成名,因此对于丞相来说也没啥威慑力。
所以你的说法一点都说服不了诸葛亮,他听完之后,好像不是很想说话,但他最后还是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