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u小说网 > > [知否同人] 无人生还 > 第62章
    从此一心留在盛家,抚养庶子盛纮,虽与盛纮不是亲生骨肉,但这些年来竭尽心力,抚养盛纮成才,盛纮也投桃报李,对嫡母十分孝顺,一时传为佳话。

    但贺老太太这番供词一出,盛家母子的性质可就变了,那盛家嫡母打死个把小妾,倒算不得砍头的大罪,可谋杀亲夫,可是要凌迟处死的。

    而盛徐氏现在那极出息的庶子盛纮,也要背上认贼作母的罪名,盛徐氏既对盛纮有养育之恩,却也杀害了他的生身母亲,若是他继续孝顺盛徐氏,便是对生母大不孝,若是从此不孝盛徐氏,也有违孝道,无论他怎么做,都是犯了“不孝”这条大罪,以后的官,是别想做了。

    当然,也不能听贺韩氏一面之词,很多人都认为,以盛老太太的人品,决计不会做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但也有另一种说法:盛老太爷宠妾灭妻,当年很多人都有所耳闻,盛家家宅不宁,小妾害死嫡子,嫡母打死小妾,这夫妻缘分也就走到头了。

    要知道女子出嫁从夫,就算是勇毅侯的独女也不例外,得罪了男人,她在盛家还有好日子过吗?可死了相公的寡妇就不一样了,没了盛老太爷,盛徐氏就是盛家唯一的主人,再无人能压在她头上,何苦她财帛丰厚,那盛纮黄口小儿又听话,何苦再去寻个男人低人一头呢?

    最诡异的是,怎么这盛纮的亲生母亲春小娘,怎么不偏不倚,正好在这个时候死了,说不是杀母夺子,谁信啊?

    各种不同的言论甚嚣尘上,但开封府查案必须要讲究证据,最好的证据,自然是开棺验尸,虽然当年三个死者都早已化为一滩白骨,但黄氏自有办法,从白骨中验出毒性,黄氏这身本事,方仵作早在白石潭就见识过了。

    挖坟,开馆,验尸,又是过了好几日,黄氏和方仵作联手做出了结论:当年在盛家暴毙而亡的小妾,身上多处骨折,的确是被人生生打死,而在盛家老太爷和春小娘身上,却没有验出任何毒性。

    --------------------

    第77章 无人生还(知否x包青天)三 当年债 52 盛家老一辈的故

    ============================================================

    除了安排仵作验尸,包大人还找到了数名当年盛家和徐家的老下人,经过审问,老下人们逐渐揭开了当年的真相。

    当年盛家老太爷高中探花,游街时,被勇毅侯府独女徐氏一见钟情,放言非他不嫁,老勇毅侯拗女儿不过,同意了这门亲事,徐氏就这样欢天喜地许给了了盛家。

    而盛老太爷,却并不似徐氏一般欢喜,只因徐氏小姐并不是他所钟爱的类型,可对方是极盛时期的侯府,盛家只是一个小门小户出身的探花,如何敢拒绝侯府。

    当时盛家其他人也劝盛老太爷,不妨答应了侯府这门亲事,一来,将来官场行走,可得侯府庇佑,二来,女子出嫁从夫,她既嫁了,就要低人三分,到时候再纳几个喜欢的小妾,也是一样的。

    可徐氏却全然不这么想,徐氏高门侯府出身,见惯了花天酒地的世家子弟,又自幼受静安皇后影响,绝不想过三妻四妾的生活,因此相中探花郎,不止是因为爱他才貌,更是觉得,侯府独女低嫁小门小户出身的探花,他必感恩戴德,绝不会拈花惹草,日后夫妻俩一生一世一双人,定能和和美美。

    二者的不同想法,自此埋下了矛盾的种子。

    婚后不久,盛老太爷就领回来一个楚楚可怜的女子,声称是上司所赠,不能推辞,盛徐氏因此和盛老太爷大吵一架,但一个“妒”字压在头顶上,盛徐氏终究落了下风,接受了那个女子,那天起,盛家多了一位高小娘。

    而这位高小娘,只是刚刚开始而已。不久以后,盛老太爷又抬了一个赵小娘,这个赵小娘出身与高小娘大相径庭,她是盛老太爷从小到大侍奉在身旁的陪读丫鬟,这些年来朝夕相处,情分深厚,盛老太爷青春期的第一次,就是和这个丫鬟在书房行的事。虽然盛老太爷从小就笃定了,一定要在高中以后娶一房高门贵女,这丫鬟肯定是当不上正妻的,但把她抬为小妾,一辈子侍奉在身旁,也是极好的,也算是全了这些年青梅竹马的情分

    再后来,又抬进了一个春小娘。这春小娘和赵小娘一样是丫鬟出身,盛老太爷一次酒后兴起,临幸了一个丫鬟,老爷们儿偷腥,本只是寻常之事,即使破了身的丫鬟,日后配个小厮也就是了。

    小厮们娶个老婆本就困难,哪里还敢奢求处女呢。

    可偏偏就是这风流一度,那丫鬟居然怀孕了,徐大娘子本来想逼着丫鬟堕胎,可丫鬟又哭又闹,她以前是见识过有女人为了堕胎生生堕死的,所以说什么也不想冒这个风险,丫鬟日日哭泣,不断拿肚子里的孩子求情,求主子发慈悲给她和孩子一条活路。

    连赵小娘也帮丫鬟求情,并明里暗里阴阳怪气地暗示徐大娘子好妒不容人,连未出生的孩子都不放过。

    盛老太爷终于心软,拍板做主,抬丫鬟做了春小娘,并严令不许徐大娘子堕春小娘的胎。

    婚后不到一年,就抬了三个小娘,徐大娘子如何肯善罢甘休,夫妻俩整日争吵不停,连侯府都听到了风声,不时来敲打提点探花郎,莫要宠妾灭妻,乱了嫡庶尊卑的规矩。

    更不幸的是,高小娘和赵小娘都不是省油的灯,高小娘是舞伎出身,从小被送来送去,学了一身伺候男人的手段,她成长中见多了大娘子如何欺压小妾,因此从来不信妻妾和睦这套,只信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表面上虽然笑语盈盈,但藏了一肚子见不得人的鬼蜮伎俩。偏她又极会讨好男人,十分得宠,盛徐氏恨她入骨,却毫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