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u小说网 > > 入慕之宾 > 入慕之宾 第228节
    “来人。”只见他吩咐道,“将上官氏拉出来,即刻处斩。”

    手下即刻有人应下,两名甲士朝我走来。

    “谁敢!”景璘吼道,“谁敢上前,朕将他凌迟!”

    赵王看着景璘,目光竟有些可怜:“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陛下自身难保,还是勿做那引火烧身之事。”

    说罢,他挥了挥手。

    又有两人加入,一道前来。

    我看着他们近前,浑身紧绷,袖子里,手紧紧握着一把刚才混战时捡到的刀。

    上官黛。心里一个声音在喊,想想办法,想想办法……

    正当我想着该如何反抗,忽而听景璘道:“你不许伤她!你要诏书,朕给你便是!”

    赵王让那些人止步。

    他看着景璘:“陛下说什么?”

    我拉住景璘,低低道:“你疯了,我不用你救……”

    景璘甩开我的手,将我挡在身后,盯着赵王:“你不过是要传位诏书,朕这便写给你。”

    赵王笑了起来。

    那模样,仿佛一个押中了宝的赌徒,又像一个戏弄猎物,欣赏那困兽犹斗之态的猎人。

    赵王看了看景毓,道:“孤不曾说错,这就是个贪生怕死之徒。为了这妖妇,什么都做得出来。”

    说罢,他的神色不无遗憾,向景璘道:“先前,孤给过陛下机会,可陛下执迷不悟。现在回头,却是晚了。”

    景璘的目光定住。

    却见赵王已经摆起正色,走到土台之上,大声对众人道:“穆皇帝为先帝所害,先帝弑父自立,得国不正!后又听信上官维谗言,几乎断送社稷!其所作所为,天理难容!这等窃国生乱之人,配我等尊为天子么?”

    “不配!”人群之中,有人喊道,随即引来一片附和。众人纷纷跟随,声浪此起彼伏,与先前的山呼万岁不相上下。

    “今日,孤要替天行道!”赵王道,“将这祸国的奸佞处斩,以告慰天下万民及穆皇帝在天之灵!”

    听得这话,我知道,不但是我,赵王连景璘也不打算放过了。

    或许,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让景璘或我走出石虎城。

    区区诏书,落了玉玺便是圣命。平日里的诏书,也没有哪个是皇帝亲自写的。而赵王既然已经对夺位之事十拿九稳,又怎么会在乎什么御笔亲书?

    十拿九稳……

    我的心中飞快计较,还剩那一成的变数。

    景毓等人旋即跟随着振臂呼号:“斩杀奸佞!替天行道!”

    景璘气极,却无从反抗,只能骂道:“妖言惑众!朕乃天子!尔等要为赵王助纣为虐,公然弑君么!”

    但没有人听他的。

    眼见那些士卒要将我们二人拖出来,我心一横,抢上前,将刀指着他们:“我看谁敢碰我和陛下!再上前一步,我教他全家身首异处,夷平九族!”

    领头的王铭斥道:“死到临头还在胡言乱语,莫不是妄想让陛下来为你出头?”

    我冷笑起来:“尔等与赵王一般都是老糊涂了?只知陛下,难道不知二圣还有一圣?”

    王铭的目光定了定,一时似有犹豫。

    “死到临头还嘴硬!”景毓斥道,“太上皇已经死了!”

    “是么。”我说,“若你们真的相信他死了,又何以让人冒着这般风雪,将他首级送到石虎城来?你们要看到这明证才可安心,不是么?”

    说罢,我望着四周,冷笑:“众将士!你们可想好了!你们在这远离中原的石虎城里,忍受严寒,粗食冷水,难道就为了冒天下之大不韪,跟着赵王造反么?赵王空口许诺,说太上皇薨了,可拿出了什么证据?我乃太上皇后,太上皇定然会来救我。他连天下都能打下来,这石虎城算得什么?到那时,你们一个个都是死罪!”

    这话,其实是我在故意混淆。

    毕竟赵王能不能服众,跟子烨是不是活着并无多大关系。

    但方才在我提到自也得时候,我已经察觉出一些微妙的东西。

    尤其是王铭这些刚刚向赵王交了投名状的人。

    选边站队,最害怕的事,就是站错队。

    这些人刚投了赵王,对谋反的热情最盛,也最是不稳。蓦地听到有人说太上皇可能还活着,再铁的死忠,也不能当作没听到。

    方才徐鼎被杀之后,赵王和王铭的言语之中,没有提到韩之孝他们半个字,我由衷地期望他们另有安排,不曾跟着徐鼎倒霉。那样的话,我拖延拖延,仍有生机。

    最关键的是,在场的所有人,其实都不知道子烨是不是真的死了。包括言之凿凿,且按捺不住野心要动手的赵王。

    看着景毓的脸上的神色也不再像先前那样沉着,我知道,我成功大半了。

    怀疑就是这样,哪怕只是微弱的种子,落在缝隙里,也会如藤蔓一般生长,探入人心。

    “住口!”赵王突然厉声喝道,“王铭!你还等什么!”

    景璘也豁了出去,怒吼:“谁敢!”

    我继续朝众人喊道:“如今徐鼎乃死于赵王之手,与众人无涉!取赵王首级者,可将功赎过,不但免罪,还可赏赐万金!”

    但毫无用处,那些军士仍一拥而上。

    景璘身体孱弱,根本敌不过行伍之人。一招过后,就有人将他的剑缴了,我看到有人一拳打到了他的小腹上。

    景璘痛苦地蜷起身,被人捆了起来。

    “陛下!”我大喊着,自己却也被人反剪了手,捆上绳子。

    王铭一言不发地走过来,亲手拽着我,朝城墙上而去。

    我知道石虎城的城墙上有斩首台。

    那是建城之初就设下的。石虎城乃兵家必争之地,在一次大战之中,守将捕获敌方大将,在城头斩杀,敌方军心大乱,守军趁势掩杀而出,最终大胜。

    在那之后,这斩首台就一直留着,作那震慑人心之用。

    没想到,今日,这里要斩的竟是堂堂皇帝。

    还有我。

    第三百三十七章 密道(上)

    王铭拽着我,一路走上砖石阶梯。身后传来景璘的叫骂,可于事无补。

    黑夜里,寒风凛冽,吹在脸上,刀割一般疼。

    我一边踉踉跄跄走着,一边不甘心地对王铭低低道:“我知道你,你家在太原,阖族上下几百口人。赵王手下那么多人,你知道他为何单挑你来杀我?那是因为他也害怕太上皇还活着,来找他的麻烦。他虽弄出了这谋反的动静,可只要杀了我和陛下,再把这罪名往你头上一推,他就能说他是受你胁迫,摘得干干净净!到时候,受你连累的可不止你那全族家人,就连母妻师友也全在里面……”

    话没说完,王铭突然用力,将我拽前一些。

    “臣今日之举属实无奈,罪责全在臣身上。还请皇后念在臣救下皇后和陛下姓名的情分上,放过其余之人。”耳边传来他低低的声音。

    我愣了愣。

    他却已经恢复原样,嘴里呵斥着,继续拽着我前行。

    到了城头上,寒风愈加刺骨。斩首台前,火光照得亮如白昼。已经有人备下了斩首用的大刀,寒光锃亮。

    “王铭!”景璘的声音已经嘶哑,仍旧目眦欲裂,“你……你不许伤她……”

    我听得他的声音虚弱,心道不好。

    景璘用半条命撑到现在,怕是已经到了极限。

    再将目光越过城垛,看向城下。

    这城头上狭窄,站不得许多人。官署就在不远,赵王和景毓仍站在那土台之上。城垛并不高,这里的一举一动,都可他们眼里一览无余。

    “将军,”一名将官走过来,禀报道,“刀斧手已备好,只等将军令下。”

    王铭颔首,还未说话,突然,我又听到了低低的号角之声。

    这一回,跟先前的似乎有些不大一样。它不像是在城内回荡,而是从城外寒风呼啸的旷野中传来,远远的,并不太清晰。

    我疑心我听岔了,愣了愣,还想再听清楚些。突然,城下喧闹起来。

    只见一角有火光猛然炸开,人头攒动,如炸窝的蚂蚁一般,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

    我远远望见赵王和景毓周围有侍卫拔出刀剑,将他们护在中间。

    事情突如其来,城墙上的人也一时陷入迷茫,连那些准备行刑的军士也不由走到城垛边上,朝下方张望。

    “出了何事?”王铭厉声问道。

    “将军!”有人匆匆来报,“城内有徐鼎余党作乱,说是武库和粮库烧起来了!”

    我和景璘都听到了。

    景璘停止了挣扎,脸上有些不敢相信的神色,望向我的眼神里有了希翼。

    “都给我守在原处,不许乱!”王铭大声道,说罢,朝我们看了看,“先将犯人押下,待乱事平息再处置!”

    手下军士应下,随即有人将我和景璘拽着,押往城楼。

    这变故,显然让景璘也意识到事情异乎寻常。他没有像先前那样怒骂,只一边朝城墙下望着,一边由着士卒推搡,往城楼里走去。

    石虎城的城楼并不高大,打开门之后,里头黑漆漆的。

    军士却并非只将我们关在这里,而是举着火把,将角落处的一块木板揭开。我这才发现,那里头有一段楼梯,延伸向下,深不见底。

    这时,军士将我们身上的绳索解开了。

    “此处乃密道,出口有一道暗门。”一人低声道,“陛下与皇后保重。”

    说罢,他们将一支火把和一把刀塞到景璘手里,下跪一拜,转身离开了。

    门关上,没多久,我听到了铁链锁上的声音。

    屋子里,只剩下了我和景璘。

    我忙摸了摸景璘的额头。

    仍烫得很。

    “陛下觉得身体如何?”我问,“可还有气力?”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