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u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世子爷心眼忒小 > 第160章
    莲衣站在人堆里,帮不上忙,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跟过来,大概是因为钱是自己出的,不亲眼看着钱是怎么没的,总有些不是滋味。

    徐达见她“神情肃穆”地前来督工,朝她拱拱手,满脸敬佩之情,“沈姑娘,你这下真是惊着我了。真想不到,你初来乍到,与北平也没什么感情,竟可以为北平做出如此壮举,实在令人钦佩。”

    莲衣被说得也不好意思了,干笑两声,“做好事嘛,钱没拿到手上不知道多少,花出去也不至于太心疼。”

    徐达说道:“一千八百两,可不是个小数目,粗略算算能吃两三个月不成问题,别担心,这已经算进了那些从西边闻讯赶过来的流民,两三个月的时间,官府要是还不能筹来粮食,可就说不过去了。沈姑娘,你可不光救了流民,还救了北平这帮吃干饭的父母官,他们可得好好谢你,没准还要将你写进县志。”

    莲衣连连摆手,她可承受不起,“那还是别了,其实这个好事挂高府账上也一样,我不是为了出名才花这个钱的,只是眼看几方僵持,总要有人出来破局,我胆子小,害怕看谁为此丢了性命,既然能用钱解决,那就还是用钱解决了最好。”

    “说的是。”徐达意味深长一笑,“不过这笔善事不能记在高府账上,沈姑娘,其实老爷之所以不愿意替官府救济流民,还有一个原因,你未必理解,但朝廷如若得知高府在北平有如此举措,定然心生不悦,这个多说无益,只可意会。”

    莲衣明白,她太明白了。

    慕容澄不就是因为这个被从蜀地薅到京城的吗?现在就连她都知道当朝皇帝有个多疑的脾气,疑心这个疑心那个,疑心完外人疑心宗室里的亲戚,想必当年高家为新皇登基修葺的三座城楼,就是为了向圣上表忠心的吧。

    徐达说道:“今天先运一百袋来,派完为止,明天减半,之后都五十袋一天,撑三个月不是问题。”

    一袋袋粮食被运了过来,划开布袋倒进大锅,五彩斑斓的各色粮食在水中翻腾,莲衣在边上绞着手,不知道回去该怎么和家里交代。

    虽然的确是流民的遭遇令莲衣动了恻隐之心,但说到底她是为了慕容澄才出此下策……

    小满居不是她一个人的,可是她却为了慕容澄,弄丢了小满居的一千八百两。

    想着眼泪就要从眼眶子里沁出来了,只是后悔也迟了,反悔更是来不及,这个善人她当得如鲠在喉如芒刺背,想躲开点不忍看了,又听见远处嘈杂的人声和官兵严厉地呵斥声,原是官府领着流民来喝粥了。

    这么一看,人真是多,乌泱泱像是望不到边际,沿小路跟着官兵浩浩荡荡地来了。

    瞧着这景象,莲衣不禁疑问,一千八百两能救这么多人吗?

    莲衣怔怔出神,一下也忘了掉泪珠子,只顾得上看流民们挨个在等待中喝上一碗黏糊糊的杂粮粥。他们为能够活命感到高兴,而这份无数人的喜悦竟也是她花钱买来的?

    这么算,这钱似乎花得值得。毕竟人命是不能用价值衡量的。

    莲衣来了干劲,她担心糊锅,拿起大马勺帮着在几口大锅之间游走,不停上手搅动。

    “都慢点,不要抢!”也有那饿急了的,这就到了官兵出力的时候,真要饿急了挤上来,也得拖下去排队,否则个个都上来插队,那还不乱套了。

    流民们也不知听谁说的,一传十十传百,都知道了施粥的是灶台后边那个掌大勺的姑娘,有的上前来还要感激涕零地谢她,领着孩子跪下磕头。

    莲衣吓坏了,“你快起来!我可受不起这个!”

    那大婶却说:“没什么受不起的!这孩子的命都是您给的。”

    莲衣一听,忽然觉得这一千八百两就该是这么花的,她长这么大还没被人如此感恩戴德过。

    远处山坡上,几匹马从卫所那边赶来,不想惊动什么人,只远远眺望这间临时搭起来的粥铺。

    那陶副将为人傲气也深感佩服,乜目道:“这么多流民,在城里时都分散着还不觉得惊心。最后竟是一个小女子解了咱们的燃眉之急。”

    说完看向身侧慕容澄,不知道他为何一言不发,只好又道:“世子,如此一来计划不变,明日你还是按照原定线路走官道向西。”

    慕容澄始终望着粥铺底下某个忙碌的身影,轻叹一口气,有些哽塞道:“我有些挂记北平的局势,待我启程之后,还望陶副将能督促官府今早筹措粮食,别再节外生枝了。”

    陶副将虽说对他这番话感到意料之外,但还是答应下来,“你不说我也会的,你只带走二十车,剩下十车不还是要我们盯着。”他顿了顿,“你说她哪来的这么多银子?近两千两的白银,就这么全煮进锅里分给了素不相识的流民,她可真不简单。”

    不简单吗?他倒觉得她是想得太简单,一拍脑袋才做得了这个决定,但凡再多思索三个弹指的功夫,她都不至于这么冲动。

    一千八百两,她全都跟高家换成了粮食,如此一来高家开心,官府开心,流民开心,他这个押送粮草的倒霉蛋开心,唯独她,该一个人偷偷抹眼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