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推手人生 > 第37章 收购
    第二天一早,林栋和丽娜如约来到星展银行,与自己的专属服务团队见面。

    “林总,丽娜小姐,早上好。”李经理热情地迎接他们,“我们已经为您准备好了报告,您请过目。”

    林栋点头,接过报告,仔细翻看,他看到几家公司的详细信息,包括它们的财务状况、业务范围和市场口碑。

    “这些公司都是因为近期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经营状态不佳,所以持有者都乐意有人接手。”李经理解释道。

    丽娜在一旁认真看着报告,旋即眼睛一亮,拿起恒信家办的资料对着林栋说道:“林,你看这家恒信家办公司,它同时拥有三张你需要的牌照,而且它的各项指标都非常优秀,那不是只需要收购这一家公司不就行了。”

    “是的,丽娜小姐,”李经理补充道,“恒信家办公司是一家非常有实力的公司,只是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近期经营出现了一些困难。他们的管理团队非常专业,业务范围也很广泛,也是唯一目前有意愿出售并涵盖了基金管理、换汇和保险业务的一家公司。就是价格会比较高。”

    “好,那我们就先重点考察恒信家办公司。李经理,请你们安排一下,我希望尽快与他们进行详细的谈判。”林栋思考了一会儿后说道。

    收购一家公司重新洗牌,肯定比收购三家公司再整合省时间。

    “没问题,林总,我会尽快安排。”李经理回答道。

    下午,初步谈判进行得很顺利,恒信家办公司的几个联合创始人都是银行业出身,对有星展银行背书的林栋很快建立了信任基础。

    很快林栋便让星展银行雇佣的团队开始了对恒信家办公司的尽职调查工作。

    尽职调查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这次收购没有隐藏的风险,同时评估公司的真实价值。

    调查的第一天,林栋就先与恒信家办公司的财务团队见面,详细了解了公司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情况、现金流以及近期的财务表现。

    “林总,您可以看到,尽管我们最近受到了金融风暴的影响,但我们的资产基础依然稳固。”财务总监解释道,“我们的流动资产足以应对短期的财务压力,而且我们没有重大负债。”

    林栋仔细查看了财务报表,他知道08年对于新加坡的地产冲击确实不大,所以只是对其中的一些数据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具体的则交给审计团队。

    “您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公司还需要多久才能恢复盈利?”林栋最后问道。

    财务总监思考了一下,说道:“根据我们之前的预测,大约需要六到八个月的时间。当然,这取决于市场的恢复速度和我们内部的调整措施。”

    只有林栋知道这场风暴要在下个月雷曼兄弟破产后才会愈演愈烈,大量的资金进入空头,没有相应分蛋糕的渠道,恒信家办很快会失去不少客户。

    而且恒信家办之前给客户承诺的收益率高达一年12%,大资金想要有超过这比例的年收益,必须要进行风险性的操作才有可能达到。

    怪不得这家联合家办的创始人们,同意出售这个平时下金蛋的鸡。

    尽调的第二天,林栋选择与恒信家办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团队进行了会谈,了解了公司的运营模式、管理架构以及近期的运营策略调整。

    “我们的团队在这个行业有着丰富的经验,”运营总监说道,“尽管当前的市场环境严峻,但我们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包括成本控制、市场拓展以及新产品的推出。”

    林栋点头表示认可,“你们的团队确实很专业,但我还需要了解更多细节。比如,你们在市场拓展方面的具体计划是什么?”

    运营总监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市场拓展计划,包括新的市场进入策略、现有客户的维护计划以及品牌推广策略。

    “我们计划在亚洲市场进一步扩展,尤其是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巨大。”运营总监解释道,“此外,我们还计划推出一系列新的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林栋认可他的市场推广计划,但可惜他要做的是单一家办,原先家办中的客户他都会在合作期满后让他们退出。

    <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div>

    这些销售人员和运营团队大部分未来都会被林栋裁撤,但为了不形成收购阻力,林栋没有提出他收购后会改制成单一家办的想法。

    第三天,林栋与公司的法务团队见面,了解公司的法律结构、合规情况以及潜在的法律风险。

    “我们的公司在法律和合规方面一直都很严格,”法务总监说道,“我们确保所有的业务都符合监管要求,并且我们没有任何重大法律纠纷。”

    林栋详细询问了公司的合规流程和内控措施,并对一些潜在的法律风险进行了探讨。

    “对于即将到来的收购,我需要确保所有的法律文件和合同都没有问题。”林栋对着刚签署合作的Rajah律师说道。

    Rajah&Tann律所未来在多项评比中名列前茅,包括《TheStraitsTimes》的新加坡最佳律所榜单,同时该律所擅长的法律领域正好是基金管理、换汇和保险等,所以林栋才委托他们完成此次收购。

    这种大规模收购,就怕律师被买通,损失起来都是按亿为单位的资金。

    “请林先生放心,这是我们的专业。”Rajah承诺道。

    “我们会全力配合,确保所有的文件和合同都经过严格的审查。”恒信的法务总监也对着未来老板努力表现道。

    “我们还需要对所有的客户合同和合作协议进行详细审查,以确保没有隐藏的法律风险。”丽娜补充道。

    几天的尽职调查让林栋对恒信家办公司有了深入的了解。

    虽然公司受到了金融风暴的影响,但它们的资产基础稳固,团队专业,未来的市场拓展计划也很有潜力。

    林栋决定与恒信家办公司进行进一步的谈判,确定收购的具体条款。

    他再次与恒信家办公司的董事会会面,开始了详细的谈判。

    “我希望能够以合理的价格收购恒信家办公司,并且我要求100%的收购。”林栋开门见山地说道,“这样才能更好地整合资源,推动公司的发展。”

    “您对收购的具体条款有什么要求?”

    恒信家办公司的CEO点头表示理解,如果价格合适,他们正好拿钱另起炉灶,还不用承担近期的金融风险。

    林栋列出了几项具体的条款,包括价格、支付方式、收购后的管理架构以及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首先,我们希望以当前市场价值的七折价格进行收购,因为我们需要考虑市场风险和未来的投资成本。”林栋说道。

    “林总,我们理解您的考虑,但我们也希望能获得一个更接近市场价值的价格。毕竟,我们的资产基础和团队价值都在那里。”

    恒信家办CEO兼创始人稍作思考后就拒绝道。

    “我允许你们带走相关的运营团队以及客户。但是价格我只能接受这样。”

    林栋作为甲方,而且也不需要家办能够盈利,自然不会惯着他们。

    双方在价格问题上进行了多轮谈判,最终达成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

    恒信家办的资产管理规模约为20亿新元,年收益约为1200万新元。

    考虑到市场风险和未来投资,双方达成了以1.4亿新元进行收购的协议,其中大部分是不动产的价值。

    毕竟办理牌照最大的是只是时间成本,官方费用仅仅1.5万新币罢了。

    接下来,他们讨论了支付方式和收购后的管理架构。

    “我们希望收购后,现有的管理团队能继续留任,至少在过渡期内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你们的原有客户和运营团队我不在意,收购后我也会让他们慢慢退出。”林栋说道。

    李思雨还没这么快入职,前面恒信家办还是以稳定为主。

    “我们也希望能有一个平稳的过渡期,这对公司和员工来说都很重要。”恒信家办公司的CEO点头同意道,他们转移团队和客户也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