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21章420被服

    接下来的两天,学校里风平浪静,无事发生,只不过有线系593班的同学有些兴奋,因为他们是邮电学院第一批去煤场的。

    唐植桐则在放学后回家炒了两回松子。

    第一次炒的已经给姜烨了,后面炒的这些是自己和岳母家零吃的。

    考虑到开口的松子保质期不如晒干的长,唐植桐没有把松子全炒好的打算,等吃个差不多再炒,慢慢吃。

    除此之外,唐植桐还打算炒一些送给颜雄飞,这个想法获得了小王同学的支持。

    星期四上午的时候,魏之桢再次找到唐植桐。

    “魏老师,啥指示?”唐植桐再一次被从教室薅出来,次数多了也就习惯了,估计其他任课老师都知道自己和后勤处有一腿了。

    “小唐同志,为困难同学准备的棉服、被褥中午到,等下课后,你带着同学去基础楼帮忙卸卸货,捎带着领回去。我也好有个名义给你们班多安排点社会实践的天数。”魏之桢单刀直入,把话说的明明白白。

    “谢谢魏老师,让您专门跑一趟,太不好意思了,您费心了,我们保证准时到。”唐植桐喜上眉梢,客气道。

    “我也是正好路过,考虑到你们班明天就去社会实践,索性让你们提前领了,省的有同学冻着。”魏之桢心里还是很有数的,对于邮电学院来说,这次社会实践规模非常大,起因正是眼前这位青年,听说其他院校为此事争破头,但名额都没有自己学校多。

    后勤处的老师,从上到下都愿意给有线系593班同学多一些名额,但很多话没法跟其他班的同学说,所以魏之桢出此下策,勉强算是师出有名。

    “谢谢魏老师,您有心了,我放学就带同学们过去。”唐植桐听懂了,卸棉服、领棉服是真,“顺道”过来卖自己一份人情也是真。

    送走魏之桢,唐植桐没有回教室,而是去了周老师办公室。

    很多单位做事情讲究一个流程,就拿发放棉服这件事来说,正确的流程是后勤处通知到系里,系里再通知到辅导员,辅导员再告诉生活委员,最后由生活委员组织同学去领取,至于要不要办仪式一类的,要看这里面各个环节领导的意思。

    魏之桢是卖人情给唐植桐不假,但唐植桐也不愿踩这个坑。

    唐植桐见到周老师后,将事情转述了一下,主要意思没变,但“路过”的顺序变了:“周老师,我今天碰到后勤处的魏科长了,他说棉服、被褥今天中午到,让上午下课后过去帮着卸卸货,顺带领回来。”

    “嗯,去吧,这天也冷了明天不是去社会实践吗?这衣服来的正好,雪中送炭呐。”周老师没有搞仪式那一套的意思,在听完唐植桐的话后,脸上露出了喜色。

    “嗯,魏科长也这么说,考虑到咱们班明天社会实践的原因,让早点过去领,把东西发到需要的同学手中,担心同学们着凉。”守着办公室诸多老师,唐植桐有意帮着魏之桢在学院老师面前树立形象。

    唐植桐后来琢磨过来,魏之桢在从物资局回来的路上,事无巨细的讲的那些,其实是做好了跟自己一块做协调工作的准备,进学生会只是给自己抬抬身价,给自己一个名正言顺去做这件事的理由。

    虽然魏之桢是好意,但唐植桐志不在此,作为一个穿越众,不想把自己搞得那么累。

    拒绝归拒绝,但好意得领,现下在任何职位上都讲究群众基础,更何况好话不要钱,唐植桐就一筐一筐的往外抬。

    “你也很不错,在外面救人的事,魏科长跟我说了。不仅不计较个人利益,还能事事想着同学,想着学校,品行高洁,很好!”周正听后点点头,接茬由衷的夸赞唐植桐,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周老师,您过誉了,我就做了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唐植桐赶紧谦虚道。

    “这种事就该大力提倡,你怎么还往后躲?”周正并没有住嘴,而是耿直的摇头,随口更是补充道:“有这一档子事,你优秀学生的事稳当了,不过学习不要放松,学到手的知识才是自己的。”

    “好嘞,周老师请放心,我一定不会在学习上放松的。”唐植桐当即表态。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唐植桐心里想的却是这次拿到了尚方宝剑,是不是可以稍微放松一下自己,多请几天假了?反正课本上的自己都能理解。

    可以这么想,但不能这么说,否则就是不识抬举了。

    “行了,快下课了,你抓紧回去吧,还要去领被服。”周正很满意的点点头,赶人走。

    唐植桐从3227办公室出来,回到教室时,任课老师啥话都没说,默许了这种状态的存在。

    没过几分钟,在任课老师宣布下课以后,唐植桐立马站起来,明面上是跟老师说,实则跟有线系593班的同学说:“老师好,593班有事,需要本班同学留一下。”

    任课老师点点,啥都没说,夹起课本讲义走出了教室。

    其他班级的同学见怪不怪,三三两两的走出教室,有的在讨论着课堂上的某个知识点,有的在讨论中午吃什么,还有讨论星期天去哪儿玩。

    待其他班同学出去的空,唐植桐收拾好个人物品装进书包,待教室里仅剩593班的同学后,唐植桐才走上讲台:“同学们,上次咱们班报上去的棉衣、被褥已经到位,咱们现在去卸货、领回来。作为一个班集体,上次没有报名的同学,如果有空的话,也可以去帮帮忙。”

    “有空!”

    “那必须滴!”

    “走,走!”

    “唐老师,去哪领?”

    一时间,坐在教室里的同学纷纷说道。

    “基础楼,走着。”唐植桐说完大手一挥,带着全班同学浩浩荡荡的下楼,往基础楼走去。

    两栋楼离得并不远,出了有线楼,众人就看到有两辆卡车,盖着防水布,停在基础楼的前面。

    “得,就前面。”唐植桐看魏之桢站在卡车旁,立马指给自己的同班同学看。

    “小唐同志,来了。”魏之桢笑微微的朝唐植桐点点头打招呼。

    “不好意思,魏老师,我们来晚了。”唐植桐赶紧说着客气话。

    “正正好好,车刚停下。现在就开始卸车吧,把东西放在后面仓库里。”魏之桢拍拍手,安排道。

    <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div>

    接下来,593班的同学在后勤处老师的指挥下,将防水布揭开,然后或扛或背或抬,将东西搬至仓库。

    男生力气大,都是一个人一个包,女生力气小,两个人抬一个。

    三十个人跑了三四趟,才将这些东西搬完。

    这期间并没有几个其他班的同学看到,大部分学生还是对吃饭比较积极的。

    搬到仓库后,593班的同学并没有立马走,而是等着发被服。

    魏之桢言出必践,从兜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名单,就是唐植桐当初报上去的那一份。

    魏之桢念,其他老师在里面翻找,找齐一份,唐植桐这边就让同学本人上去取。

    没有报名的同学也没闲着,帮着其他同学扛被褥。

    人多力量大,但这一番下来也耗费了将近一小时。

    “谢谢同学们,有了们的帮助我们才能这么快整理好。”魏之桢在发放结束的时候,开口跟593班的同学道谢。

    “都是力所能及能做的,老师们辛苦了,午饭都没来得及吃。”唐植桐代表同学们客气道。

    “同学们不也没吃嘛,不过不用担心,我已经跟食堂说了,肯定会给大家留饭的。明天社会实践大家一定要好好表现,快去吃饭吧。”魏之桢说完,这才挥手赶人。

    593班的同学声音不一的说着谢谢老师之类的话,然后才一个个转身往宿舍走。

    发了被服,总得先放回宿舍。

    让唐植桐欣慰的是,没有报名的同学此刻看到被服没有眼红,氛围还是很不错的。

    不和谐的是其他班同学,虽然搭眼就知道这是学院里发的,但不止一波同学问这是哪来的。

    唐植桐当然不能说是后勤处对自己班的特殊照顾,别人问的时候,只能笑面应对,不愿给魏之桢添麻烦:“学院里给困难同学补助的,其他班级很快也会领到的。”

    棉服、被褥质量都还行,但不少同学压根不舍得穿,谷漫苍和卢石就是其中两个。

    “咋?留着过年啊?身体最重要,早穿一天就少遭一天罪。”罗志平看不下去,开口劝道。

    “嘿嘿,就是觉得有点舍不得。不怕诸位大哥笑话,我从小到大还没穿过这么崭新的衣服。”卢石挠挠头,带着些许羞赧,直言道。

    “我也是,想着晚上洗个澡,干干净净的再穿。”谷漫苍在一旁给卢石帮腔,两个人虽然不是来自同一个地方,但经历都差不多,区别只在于困难程度不太一样。

    “唉,别冻着,自己遭罪不说,也得花钱买药不是?”怎么穿是个人自由,唐植桐也不好意思直接规劝。

    “嗯,嗯,谢谢班长,谢谢唐老师。”两人都是能分出好歹的,尤其是谷漫苍。

    农村的孩子,见识浅,很多时候都是直来直去,前阵子谷漫苍打了两个菜,请路坚和唐植桐吃饭。

    吃饭的时候,唐植桐让他多看书,谷漫苍记下了。

    城里的孩子入学后,多少都有些特长、喜好,空余时间没少往操场跑,什么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甚至有人做遥控的海航模型。

    但谷漫苍除了最基本的跑步,什么都不会。

    除了体育老师让学的,为了过劳卫制考核的,谷漫苍会下力气去学,其他课余时间,他大部分都泡在了图书馆里。

    说图书馆并不准确,因为邮电学院尚未有自己的图书楼,从基础楼腾出几间教室,做了图书室而已。

    图书室里有些书不外借,有些书可以外借。

    对于不外借的书,谷漫苍就蹲在阅览室聚精会神的看。

    图书室天热的时候没有风扇,现在天冷了但也没到开暖气的时候,在里面的滋味并不好受,但这并不能阻挡谷漫苍求知的热情。

    能外借的书,谷漫苍会借上两本,课间休息的时候看,睡前休息的时候看,合理利用每一分钟。

    谷漫苍通过读书,细品之下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课堂上老师不教的东西,直至此时,他才明白唐植桐当时给自己的建议是饱含深意的。

    看的书越多,谷漫苍越庆幸自己当初听了唐植桐的建议;

    看的书越多,谷漫苍愈发觉得唐植桐是自己的良师益友,可遇不可求;

    看的书越多,谷漫苍也越发自信。

    学习不止步,越是学到东西,谷漫苍越想从这些书籍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谷漫苍甚至给自己定了个目标,要在这个学期结束前,尽量将图书室的相关书籍看完,等寒假的时候,从图书室借几本书,再去北图借几本书,带回家去继续学习。

    唐植桐不知道谷漫苍怎么想的,不过两位舍友的表现给他提了个醒,恐怕有这种想法的不在少数。

    于是,下午自习时间,唐植桐在班级里墨迹了一会,主要是站在生活委员的角度给同学们提个醒。

    “同学们,明天班长带着大家伙去实践,我再嗦两句,希望大家不要嫌烦。”唐植桐如同拉家常一般,跟同学们絮叨着。

    同学们也是一阵善意的哄笑,说着“不闲”、“唐老师说”一类的话,教室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我父亲在煤矿工作了一辈子,我小时候跟着去玩过几次,特别脏、特别累。虽然咱们这次的社会实践没有煤矿工人累,但也不干净,无论是装车,还是卸车、搬运,都必不可免的会粘上煤灰。同学们去的时候尽量穿的朴素一点,脏了、破了也不太心疼的那种。也尽量都戴上套袖,省的煤灰进了袖筒。”唐植桐说完,下了讲台,从后门溜了。

    套袖,一个非常具有时代特色的东西,大半拉袖子长,一般从腕关节起,超过肘关节至。

    套袖的花色、材质各异,有用整块布的,也有多块布拼凑起来的,更有甚者会在肘关节的位置额外多打一层补丁。

    戴套袖并不是为了时尚美观,而是因为这年头穷,衣服少。

    尤其是春秋冬的季节,总不能经常洗外套吧?不光越洗越不结实,也是因为没有替换的,所以套袖应运而生。

    不光能防止衣服袖子脏,还能有效地减少磨损。

    这年头不光是饮食行业佩戴套袖,学生也戴,甚至很多机关单位的同志都在用,就连大佬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