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碧才故作高兴的样子对姐姐绽开一个笑,“只要皇上信小主就好。”

    浣碧说罢逃跑似的匆匆离开,心中却十分忐忑。

    她已经背叛了姐姐,她没有回头路了,当初背弃碎玉轩的奴才如康禄海、如小印子、如花穗都已经死了。

    她无法寄希望于甄嬛待她亲如姐妹,若姐姐只当她是奴婢,等着她的下场便是死路一条。

    *

    这几日,浣碧安分守己,不敢轻易出碧桐书院,生怕姐姐疑心揪出她的小辫子。

    直到姐姐仿佛与皇上和好如初,皇上又三天两头来碧桐书院看姐姐了,她才略略松了口气。

    捧着刚摘下的荷花回来,浣碧打眼儿就瞧见流朱正在院子里粘蝉。

    午后的日头大,流朱晒得脸都白了,鬓边的发丝都湿了,举着个粘竿也不怕累。浣碧瞧着她这样辛苦,心想:这种粗重活计让小太监做也就罢了,她一个贴身宫女做这些,也太掉价了。

    “小主怕热,你怎么不在里头给小主扇扇子啊?”

    流朱一脸无辜,笑着看向浣碧,“皇上在呢,我怎么敢在里面待啊?”

    “这些蝉闹得小主睡不好,我出来粘走这些小东西。”

    流朱说这话的时候神色恶狠狠的,像是要为姐姐赴汤蹈火一般,落到浣碧耳里,她却觉得有些怪怪的。像是流朱指桑骂槐,在说自己是惹小主讨厌的小东西似的。

    “光粘这里有什么用,外头的院子里多得是呢,要一并粘去才安静。”

    她这么喜欢干活儿,那就多干些吧。

    浣碧昂首挺胸,生怕流朱看轻了自己,像个能指使她的小主般吩咐,有意支开流朱,进屋子里去皇上面前露脸。

    流朱傻呵呵的像是完全没听懂,问道:“诶!你不和我一起啊?”

    浣碧低头一瞧怀中捧着的荷花,故作清高地一笑,“小主让我摘了几朵荷花,说是午觉醒了要看的,我去找个瓶子插上。”

    浣碧装作无意地进了正殿,一瞧皇上和姐姐正在榻上说话,赶紧走近了几步,蹲下告罪。

    “皇上饶恕,奴婢不知皇上在这里,实是无心之失啊!”

    浣碧一边说话一边抬眼看向姐姐,姐姐眼神中的冷漠是她从未见过的,像是警惕防备她。

    浣碧觉得脊背微微发凉,却又暗暗觉得痛快,赶紧装作可怜地解释道:“小主,浣碧不是有意的。”

    没想到自己这么一说,姐姐仿佛更不高兴了,眼神轻蔑地撇过头去。

    “你就是那个爱穿绿衫子的浣碧?”

    姐姐虽不愿看她,皇上却像是对她生了兴致,第一次和她搭话。

    浣碧大喜过望,低头害羞地回道:“奴婢正是。皇上好记性。”

    甄嬛原本不愿再看浣碧,此刻却对她充满了审视和打量,嘴角勾起一个看好戏的笑容。

    “放下东西,下去吧。”

    浣碧忍着笑意起身,欢快小跑着走到一旁,她的余光注意到皇上的目光仍旧跟随着她没有松开,心里更是喜悦。

    浣碧想着机会难得,她得在皇上面前演上全套,故意在宽口瓶中倒上水,摘下荷花放在水中,又展示自己纤细白嫩的手一般撩起水洒在花瓣上。

    果然,皇上开口问道:“为何要把荷花放在宽口瓶里?”

    浣碧一乐,没想到皇上完全按照她的预想与她有来有往的应答,娇滴滴地答道:“回皇上,奴婢心想,要是花浮在瓶里就好比开在水上,会更加好看一些。”

    皇上盯着她微微砸吧了一下嘴,笑道:“你长得俏丽,心思也细巧。”

    浣碧不经意瞥见了姐姐如同看戏一般的眼神,恍然觉得有些不自在,赶紧放下东西走了。

    皇上轻呼一口气,眼神仍追随着浣碧,对着甄嬛叹道:“果然是你调教出来的人。”

    *

    天又更热了些,皇后免了晨昏定省,皇上除了去华妃那儿用晚膳,便是在碎玉轩午休。

    浣碧见到皇上的机会也比从前多了,似乎,不需要靠曹贵人和陵容小主,她也能自个儿得宠。

    刚用了午膳,正是日头毒的时候,流朱被姐姐打发着去陵容小主那儿送避暑的十金水。

    浣碧看着流朱远去的背影只觉得讽刺,陵容小主早就和曹贵人混到一起去了,可叹姐姐被蒙在鼓里,还拿她当姐妹似的照应着。

    说来,做人做事还是得学着点陵容小主的机敏,否则地位如何扶摇直上,得到皇上的宠眷赏赐呢?

    陵容小主,她也算是会审时度势了。

    晚上,皇上来了碧桐书院,小厦子手里还捧着两件衣裳。

    “这是苏州的浮光锦,你看看可喜欢。”

    皇上深情地望着姐姐,浣碧只是默默地看着,姐姐笑着抚了抚那衣裳,笑道:“听闻这浮光锦在唐朝时是高昌国的贡品,苏州织造研习古法多年才能织出,下雨天也沾不湿的。”

    皇上似乎对甄嬛见识如此广博感到高兴,却悄悄抬眼瞄了浣碧一眼,笑容意味深长。

    “这浮光锦,朕给了皇后一件,赏了华妃一件,容儿在苏州长大,念她思乡朕也赏了她一件。这两件,朕都是给你的。”

    甄嬛腼腆一笑,对着皇上行礼谢恩,“谢皇上垂爱,臣妾怎么敢当?”

    皇上一把拉起甄嬛的手,牵着她往寝殿里走,“你最得朕心,朕自然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