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u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下一站彩虹 > 第15节
    真是让人火大……

    信用贷款、房屋抵押,无论如何想办法还上,洗脱逃债嫌疑。

    舒楝把工作用的手机开机,她估摸着劳斯男催债会再打来,果然,运营商短信提示未接电话,有个陌生号码,还有几通城投董秘办的电话。

    舒楝回拨:“纪大秘书,夺命连环call啊你,怎么,有事?”

    “你赶紧的,来城投一趟!”

    “干吗?”

    “交接啊!”

    “纪文,老闫把我的摊子卖了,干脆利落的!我交哪门子接?”

    纪文语气一下子软了,“你走了,老闫把行业协会的那摊子事交给了我们董秘办,我手下的几个小姑娘都快烦死他了。到交会费的时候了,城投负责的企业联系名录被老闫弄得乱七八糟,我知道你手上一定有整理完整的联系簿,算我求你了,帮我一次!”

    纪文一个大男人,率领了一拨娘子军,绰号妇女主任,舒楝和他关系还不错,不想为难他,就答应跑一趟。

    舒楝驾临董秘办,纪文就像迎来了解放区的亲人,看到了曙光。

    娘子军之一同情地说:“小舒姐,你辞职,我充分理解,给老闫打工,不用一秒,我就自动走人了!”

    “就是”,娘子军之二接腔,“颜值高也就算了,人丑还作,无药可救!”

    娘子军之三猛点头,“太讨厌了简直,跨部门对我们指手画脚,当纪主任是死的!”

    “看样子,你们比较值得同情,毕竟我跳出火坑了,各位!”,舒楝得瑟。

    舒楝将一个移动硬盘交给纪文,“呶,行业协会的资料都在里面,包括联系方式excel表格,你复制下。”

    纪文感激涕零,“欠你一份人情,这样吧,我请你吃好的!”

    “算了,你老婆对你严密盯防,小女不敢!”

    纪文脸红,“谁说的,你嫂子人挺好的!”

    舒楝摇摇手,“再见了各位,我会想你们的!”

    路过二楼休息室,舒楝和廖建国手下的崔宇华碰了个正着。

    “走,进去聊聊”

    舒楝在椅子上坐定,默然无语,这小小的休息室诞生了多少流言蜚语。

    想当初,每到午休时,关系不错的女同事们,一人端一茶杯子,钻进休息室,交换各个部门的八卦消息。

    转眼和城投已成陌路,想想挺感慨的。

    “托你的福,质管部安然无恙地度过风波了”

    “廖总还好吧?”

    “防范在先,总算没遭暗手……但日子也不好过,脚下使绊子的人太多,工作不好开展,我们底下的人也跟着受夹板气,有玻璃天花板在,升职遥不可及,想跳槽,可现在经济不景气,建筑行业没活干,到处都是裁员的。”

    “其实你大可以安心留在城投,哪儿没有勾心斗角啊,廖总处境不算艰难,更何况他体恤下属,跟着他总归不会错的,再说了,你薪水很可观啊,月薪三万,可以了!”

    “税前”,崔宇华摇头,“我老婆生孩子,岳父岳母过来照顾,如今全家人靠我一个人的收入,我还要供房,乡下有个弟弟要结婚,样样都需要钱,压力真的很大,本想出去跑工程多赚点钱,可我在工商局的同学说最近申请破产的公司比新注册的公司还要多,建议我按兵不动”

    又一个被生活压垮的有为青年,舒楝欷歔。

    保洁阿姨进来清扫,见了舒楝很开心,聊了几句才出去。

    崔宇华盯着保洁阿姨的背影说:“这几个保洁阿姨都是本地人,哪个人手里没两套拆迁房,她们出来工作不是为了挣钱,待家里还要帮忙看孙子,哪比的上外边清闲,集团的活干半天休半天,比我们这些脑力体力一起卖的人轻松的多”

    “人人都有难唱的曲儿,就拿我说吧,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说辞就辞,没准你还挺羡慕,可我挺背的!前几天我撞了车,劳斯莱斯,定制的,你说我得赔多少钱吧,拜车祸所赐,我的房子恐怕都保不住了,你身上担子再重,那也是甜蜜的负担啊,过阵子,你老婆再给你添一大胖小子或小公主,保管你笑咧嘴角!”

    人果真要比惨才能笑着活下去,听说了舒楝的惨况,崔华宇精神振奋起来,劝舒楝想开点。

    生活压在每个人肩头的重量,有如饮水,冷暖自知。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趁某人烦恼赔偿的事没空盯着,先发三分之二章,满三千字哦,上了你看不见我榜,即便如此,也要日更啊。

    舒楝:这章我重返平凡人生了,前两章,钱啊豪车啊,我以为你要走高大上的总裁文路线,果然不出一章又回归屌丝路线了。

    作者:这才是大多数的人生,为房子为车子为票子发愁,没结婚发愁,结婚了生孩子了照样发愁。我对你多么的好,设定你是光棍,卖房卖车一个人做主,你要是已婚,卖房就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了。

    舒楝:是啊,你可太疼爱我了,你要点脸行不,这是小言!看看你的收藏多久不动了,还不反省下,好好学习学习言情的写作套路,ok?

    第18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香港中环, 维多利亚港,某标志性摩天大楼会议中心。

    弧形阶梯式多功能厅内座无虚席,拿到入场券的投资人怀着兴奋的心情等待暗物质资本掌门人的出现, 因为dark matter capital连五分钟的见面会都没开过,投资者更为熟悉的是极具dmc风格的电话会议, 以及dmc每季度的致客户信。

    dmc披露的有限信息中,它不会告诉你是怎样用钱的, 只会明确传达一个重点:赚钱了。

    作为投资人, 可选择赎回基金,亦可将钱继续留在dmc账面上,to be or not to be——需要头疼的是掏钱的人,花钱的人从不做解释。

    听上去很傲慢,但能帮投资人挣到钱,瑕不掩疵。正如财经杂志上所说, 这种荒诞般的神秘感, 成为对冲基金最本质的赢利特点。

    事实上, 越来越多的对冲基金走上台前,进入公众的视野, 不少基金经理人抛头露面, 被媒体塑造成光环加身的金融明星, 受到股民的热烈追捧。

    dmc却逆潮流而动,一如既往地坚守对冲基金隐秘低调的行事方式。

    外界不知其规模,就连创始人也名不见经传,只有基金圈的少数人能一窥暗物质资本隐匿在水下的全貌, 慨叹它的基座扎实、稳固,值得信赖。

    待过硅谷的国人或许对高旻有所耳闻,13岁数学满分考入清华大学,15岁负笈美国,就读于mit数学系,拿下数学master学位后,转投计算机科学门下读phd,开发了智能图像识别系统,引进风投,创建了黑镜公司,俨然科技界冉冉升起的一颗超新星。

    然而当硅谷对高旻报以更多关注时,他却泯然于众,上演了一出现代版伤仲永,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谁曾料到若干年后,这家掌管着上百亿美元资产的对冲基金背后的人竟是昔日败走硅谷的高旻。

    略知内情的投资人向身旁打探的人科普他所知道的一切,这时前排突然出现了一阵骚动,会场灯光暗下来,一个人从入口处快步上台。

    他的侧分短发上梳露出额头,五官精致深邃,肤色偏白,身材颀峻,穿着简约的立领白衬衫和麻黑色休闲长裤,脚踏藏蓝色乐福鞋,显得轻松随意,然则无人能忽视他所展现出的沉稳自信的精英气质。

    在座的投资人不禁哗然,管理百亿美元资产的人年轻得过分,要知道他成立暗物质资本时才22岁,投资界从不乏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可大浪淘沙后,屹立不倒的人堪称凤毛麟角。

    高旻环视会场,左手做下压动作,用带着波士顿口音的英语说:“先生们,请安静”,他指了指右手腕上表盘,“五秒倒计时开始”,与此同时,高旻背后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阿拉伯数字5,秒针走动的脆响敲击在每一位与会者的心头。

    归零的那一刻,高旻嘴角扬起微笑,“就在刚刚,pm:3:00,暗物质资本关闭了交易通道,暂停接收新的投资者。现在,请允许我向在座的诸位表示衷心的祝贺!”

    霎时会场内一片沸腾,入围的投资者激动得不亚于拿到了世界末日登上诺亚方舟的船票,虽然这意味着要支付3%的管理费,同时上缴交易获利的20%作为业绩提成,但投资人照旧趋之若鹜,有幸搭乘赚钱特快,出点血又何妨,毕竟有的人怀揣巨款还不一定能找到入门的途径。

    高旻等这阵传染全场的欢悦情绪过去,他走向舞台中央,背后暗色调的大屏幕上,逆光效果的暗物质logo彰显着唯我独尊的气势。

    “会议开始前,我需要占用点时间做简短的说明”,高旻放缓语速,略带沉思,让听众静下心来集中精神,“第一,暗物质资本的规模,相信诸位对这个问题存疑已久,现由我代为回答,dmc的目标从来不是成为高盛或摩根士丹利那样的多元化大型金融机构,扩大规模不是我们的终极追求。”

    “对冲基金界有一句名言:规模是效率的毒*药,对冲基金的规模越大,预期的风险回报越低。换言之,牺牲收益率去扩大规模是不明智的选择,dmc要做的是,确保运营策略的有效性,继而达到最优资产管理规模。在此,我要真诚地建议诸位,投资对冲基金时,请运用经验小心甄别,务必不要视规模而定,美国雷曼兄弟就是前车之鉴!”

    高旻短暂停顿,幻灯片上出现一行大字:投资策略与风控管理,他看了下,回头一笑,“诸位在担心什么,我约莫知道——你们掏出大把的钱投到我们手里,至于我们怎么花,买了点什么,压根不告诉你们,没错先生们,公开和透明是我们最讨厌的事情!”

    台下会心者哄堂大笑。高旻却收了笑,正色说:“我们买入卖出,绝不是拍脑袋决定的,dmc拥有最核心的数量研究部门和精细的后台管理技术,由数学和天体物理方面的专家共同开发的数学模型为我们的交易做技术支持,以此评估和把握各种机会,能够随时有效率地部署投资策略,可以说我们是靠程序做买卖的。”

    “dmc有不同的投资组合,基于全球宏观策略,运用广泛的投资工具捕捉短暂存在几秒钟或几天的交易机会,主动出击,活跃于全球各个市场板块,从波动中获得绝对alpha。当然我们也采取零杠杆,追求中长线的投资机会!”

    “但是,先生们,这并不值得夸耀,差不多所有的对冲基金都声称自己搞技术投资,而dmc最引以为傲的是极致的风险管理,市场波动常态化且变幻莫测,为了确保客户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我们强调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以应对不同危机环境下的战略调整。”

    “同时,我们将管理资本的40%作为自由现金流,以保证我们有充足的战备资金,在市场波动时,抓住战略机遇,无论牛市熊市,都能令客户收获稳定回报!”

    幻灯片上的字再次变换:投资领域。

    “dmc旗下的两支主力对冲基金投资证券、股票、外汇、期货、能源,迄今为止都非常成功。因循守旧的基金是没有出路的,所以我们致力于拓展新的投资领域,例如tmt和医疗健康两个领域,好的项目我们会长期持有股份,帮助他们创造社会价值,而pe业务可以是零和游戏,也可以是蛋糕做大游戏,无论是pre-ipo还是长线投资,端看市场泡沫的大小了!”

    “最后,让数据说明一切!”,高旻让出中间的位置,站在大屏幕左下方,幻灯片出现三组数据:14年·210亿美元;年均回报率15%;3倍于标普500指数。

    “暗物质资本成立以来,在2001年至2015年为投资人净赚了210亿美元,未来这个数字还会翻番,先生们,敬请期待吧!”

    高旻展臂面向台下,“我预祝各位今晚度过美好的邮轮之夜,痛饮美酒,欣赏维多利亚港的夜景,那么,接下来的时间交给dmc的投资组合经理们”

    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高旻颔首退下,乘贵宾升降机直达顶层酒店。

    碧绿的叶子在剔透的杯中半卷半舒,茶香袭人。

    高旻敛目养神,片刻不到,门被敲响。

    “进来”

    助手乔航走进来,看到老板眉间淡淡的倦意,迟疑道:“打扰您休息了吗?”

    高旻按了按太阳穴,说:“没关系,什么事?”

    “zeitgeist的楚总反映,我们买来的b2c模式的线上交易平台能够和他们的网站实行对接整合,恰好填补了他们网站服务上的盲区,不过那本新刊就……”

    乔航的样子有些为难,高旻一言不发地看着他。

    他牙一咬,说:“楚总的意思是,新刊和他们的线下杂志风格不搭,无法合刊,再就是,他们忙着准备上市,没精力也没多余的人手做一本新杂志,”

    高旻打断乔航,“我没记错的话,他们杂志的名字叫zealot狂徒,是一本充满试验性质的先锋杂志,刚和楚总接触时,我就提醒过他,zealot定位过于边缘化,离大众太远,宣传效果有限,正因为如此,我才买了叫爱比邻的新刊和配套交易平台,给楚总的时代精神网站添加点接地气的元素”

    “楚总不是说没余力做新杂志吗,那好,你给他找个帮手来做……爱比邻的原策划人是谁?不计代价挖过来,那个人挺有才华,连线上交易平台的架构都包揽了,写的商业计划书和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我也看过了,他们的商业模式很成熟,如果他找上门来,我百分百会投钱!”

    高旻的话说完,乔航脸上露出奇怪的神情,他飞快地说出一个名字。

    “谁?”

    “舒,舒楝!”

    不会吧——高旻的表情恰如其分地诠释出这三个字,所以他又求证,“撞我车的那位舒楝?”

    乔航点头,“我也才刚知道,当初我接触了几个杂志社,都不太满意,正好有个消息灵通的中间人找来,代卖方和我谈生意,说新刊和配套的线上交易平台打包卖给我,问我有没有兴趣,后来您亲自拍板定下,给了一个对方接受的价格买了过来,至于背后的卖家,我一直没有探究,直到跟舒小姐联系时打了城投集团的电话”

    “我发现那个卖家留的电话和舒小姐名片上的单位电话十分相似,很明显,一个是主机,一个是分机,所以我推测他们应该在同一家单位,然后就着手查了下”

    莫名地感觉喉咙有些干涩,高旻喝了口茶,问:“你的结论?”

    “卖家叫闫宝行,是舒楝的顶头上司,两人供职于城投集团企业文*化*部,爱比邻杂志和线上交易平台由舒楝独力负责筹备,闫宝行仅是挂名人,他趁舒楝与投资人接洽无暇顾及时,将杂志与平台打包迅速卖出谋利”

    “我想以舒小姐的立场,很难答应替我们做杂志”,乔航忐忑。

    原本是做老板的,转头成了打工仔,换谁都不乐意。

    修长的手指叩击桌面,高旻低头斟酌,主动也好,被动也罢,最终的结果是他们和那个闫宝行联手造成了舒楝的出局。

    舒楝的遭遇同多年前的他几乎如出一辙,这种局面不是他所乐见的。

    高旻抬头,“这样,你去订机票,今晚的酒会一结束立即返回内地,在我找舒楝谈话前,我希望你把她的履历表放到我桌前,最好翔实到每一处细节!”

    换句话,就是调查喽?乔航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