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成流放文对照组 > 穿成流放文对照组 第70节
    萧朔道:“无妨,我来烧,你去忙。”

    林妙娘点点头,将位置让给他, 忙活早饭去。

    萧朔坐在灶蹚后,添了几根柴,火势瞬间变大, 水没一会就烧好了。萧朔舀水洗漱,刚打好水, 萧翊就来了, 四目相对, 鉴于自己对萧翊还有所求, 萧朔任劳任怨又给打了一盆水。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萧翊好整以暇望着萧朔,“说罢,什么事?”

    萧朔压低声音,只他两人能听见,“哥,你支开楚笙的办法没用。”

    萧翊:“…………”

    萧翊半晌无言,萧朔敢摸着良心说这句话吗?敢情昨日晚上乐颠颠的不是他?

    “您高见?”萧翊问,差不多得了,住一个屋檐下,哪能事事避开。

    萧朔深思后道:“你再想想办法。”

    萧翊气笑了,“滚。”

    “林姨!”云皎的声音从庖屋内传来,“你去帮阿笙绾发,我来做早饭!”

    林妙娘:“好嘞,你系着抹裙,别弄脏了衣裳。”

    云皎:“好。”

    萧朔不再理会萧翊,快速洗漱擦洗干净,进了屋,帮云皎看火。

    萧翊独自站在后院,听着庖屋里头的声音,气不打一处来,萧朔是铁树不开花,一开花就像泼出去的水,就折腾他。

    饭食的香味溢出,云皎将清粥小菜端上桌,让萧朔准备碗筷,她则擦手去唤楚笙和林妙娘吃饭。

    林妙娘替楚笙绾好了发,按着她肩膀照镜子,浑黄的铜镜中映出楚笙冷淡的眉目,林妙娘站在她身后,最后梳理摆弄她发丝,乐呵呵道:“好久都没见你穿襦裙了,还是穿裙子好看,阿娘的女儿真漂亮。”

    小可坐在一旁凳子上,附和道:“阿姐漂亮!”

    云皎来唤她们用饭,一进屋就听见小可脆生生的声音,快步走向楚笙,惊喜地睁大眼睛,楚笙冰冷强势,穿上淡色襦裙,加上林妙娘仔细给她绾的发,添了几分柔和,不再那么冰冷,化作冷清。

    云皎拉她站起来,转了两个圈,直夸她好看,变着花样夸,不带重复的。

    楚笙被她逗乐,露出浅淡的笑,嘴角微弯,很快消散,但眼中神情柔和了许多。

    “走,去吃饭。”云皎拉上楚笙,一起往外走。

    楚笙上辈子加这辈子第一次穿裙子,还是这么长的襦裙,就好似孙悟空戴上金箍咒,哪哪都不舒服,步子跨大了怕踩着宽大的裙摆,只能慢慢走,越急越走不快,楚笙绷着脸,十分想将襦裙换下。

    云皎先跨入庖屋,楚笙走在她身后,楚笙五官并不十分精致,但一双眼睛生得十分好看,灿若星辰,看人时冷淡,也就对云皎有几分柔和。

    萧翊漫不经心暼了眼,目光微顿,见惯了楚笙干练飒爽,乍一见她穿襦裙,原来是这般模样。

    萧翊垂下眼,敛下眼中神情。

    用完饭,楚笙便要下山去许府继续完成她改良的钉耙,云皎对此很是好奇,昨日被萧朔阻止了,今天不管如何也要跟去瞧一瞧。

    萧朔没有理由再阻止,便跟上一起,还将萧翊拉上。

    萧翊算是看清了萧朔,有了媳妇忘了亲哥,说的就是他。

    钉耙基本已经完成,楚笙在其上加了一个轴承,大大减轻人力要求,原本三人才能拖动的钉耙,经改良后一人便能拖动。

    楚笙展示给云皎看,将烦人的袖子一撸,轻轻松松将其长辕抬起来,拖着走了两步。

    萧翊:“…………”

    昨日楚笙道一人便能拖动,他命手下尝试,也就只有力最大的老四轻易将其拖动,其他人多少有些废力,万万没想到楚笙能做的如此轻松,她力气比老四还大?

    萧翊看了两眼她堪称柔和温婉的襦裙和绾发,沉默了。

    楚笙将最后的收尾工作完成,让人将其送到镇外,下地好不好用,只有试过才知道。

    云皎兴致勃勃,也跟着去看。

    东西运到地里,萧翊的本意是让老四来试,楚笙却不让,要亲自动手。

    她做的东西她最清楚不过,试上一试便知道哪有问题,哪还需要改善,她拖了约摸一丈远,便停下。

    到底重了些,她力气大,拖着都略显吃力,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木刺不够尖锐,若用铁刺会更好。

    楚笙将东西交给老四,退到田坎上,拍了拍裙摆不甚沾上的灰。

    “累不累?”云皎问,递手帕给她擦灰。

    楚笙摇头,琢磨她定做的轴承出来后,要如何再进行改良,若是能做铁耙就好了。

    柳彦祯瞧她们站在一起,越瞧越满意,丫头本就漂亮,稍加打扮更漂亮了,柳彦祯嘴角含笑,余光瞥见一旁立着的萧朔,笑容缓缓消失,看他不顺眼,怎么瞧怎么不顺眼。

    好好的翠绿嫩白菜,让他给啃了,糟心。

    柳彦祯移开眼,眼不见心不烦。

    加了轴承的钉耙旁围了不少人,有壮汉还上手试了,力气大的也能拉动,力气没那么大的,两个人也是妥妥的,几人轮番试过后,顿时引起反响,道这个好。

    萧翊命许留年去寻镇里木工,让楚笙教他们,日落后连夜赶工,将现有的钉耙改制出来。

    许留年应下,吩咐人做事。

    ——

    一农夫打扮的男子蒙着面罩,健步如飞从山间小路下来,踏上官道,朝赦南镇走去。

    朗日高悬,他汗水顺着额角落下,滑入面罩中。

    他是岭北村的村民,今年清明雨后不久,县令就派官差送了面罩药囊等各式东西至岭北村,后来又送来了配比好的药材,让他们煎煮药饮,让他们日日服用,托这些东西的福,今年少有人染上病,但村里四面环山,他们又要下地,免不得接触瘴毒,也有人染病,都不严重,比之前两年要少上不少。

    可前些天雨后,瘴气便变得迅猛不少,北山的瘴毒悄然变了颜色,待他们反应过来时,青阳瘴已变成了令人闻之色变的瘴母毒,村民陆陆续续有人染病,村中赤脚大夫怕一发不可收拾形成疫疬,和村长商讨后,派他来寻柳大夫和县令打人坐镇。

    未到达赦南镇,他远远瞧见地里许多人在忙活,他此前来过镇子,记忆中镇里田地未开垦到这,怎么如此多的人?他不由加快步伐,待更近了,才意识到他们这是在开荒。

    这都什么时候了,瘴气肆虐那么严重,还开荒?!太不可思议了。

    他扫过忙碌的众人,在其中看见一抹熟悉的身影,当即什么也顾不得,大声吼道:“许大人!”

    许留年闻言转身,眼睛微眯,通过他露出的半张脸认出他,“高远?发生了何事?”

    清明后,因着山中瘴气,村镇间来往少了,每月缝三六九的赶集也没了,村里人自给自足,若有需要,也是月初派人来镇中采买,现在是月中,便有人急急忙忙赶来,属实奇怪。

    高远喘着粗气,“许大人,村里瘴……”

    许留年听他提了个瘴,便心知不好,将他打断,不让他大刺刺说出来,携他穿过刚犁完的地,走到一旁萧翊所在之处。

    许留年这才道:“你说,村中怎么了?”

    高远如倒豆子一般,快速将这两天村中情况说明,许留年听罢,面色凝重,他经历过几年的疫疬,知道疫疬的厉害与恐怖之处。

    萧翊单县中文献就看了不少,对此亦有了解,让萧朔去将柳彦祯找来。萧朔当即去寻人。

    高远见发号施令的是个从没见过的陌生男人,不由看向他,听他说完,连许大人都变了脸色,他却镇定自若……他是谁?

    每隔多久,萧朔便将柳彦祯寻了回来,柳彦祯问了高远一些问题,听罢后就往镇子里跑,回去准备药材。

    云皎守着药铺,闲来无事拿出农书翻阅,她看到了百谷谱,看着挺有趣,挑爱吃的记下,想着等有时间她也学着种一点,吃自己种出来的,肯定很好吃,很有成就感。

    她正翻着书,便见柳彦祯急急忙忙跑了回来,让她去库房取药材。

    云皎将书倒扣,起身提着裙摆跑进后院,按柳彦祯所说准备药材,一包又一包打包好,堆在一旁,她看着药材,心里便猜出了几分,她看柳彦祯手记中,他治疗疫疬就是选用的这些药材。

    云皎转身又加了两味药材,打包了两袋,出门唤任辛来一起提,她刚走出库房,就见萧朔走来,她干脆叫他来提。

    药铺门前停了三匹马,萧朔将药材捆扎在其中一匹上。

    云皎又拿了许多面罩和里面夹层替芯,驱蚊水蚊香也带上,萧朔将其全部捆扎好固定在马背上。

    准备妥当,柳彦祯亦从阁楼下来,他挎了一个木箱,见铺子外的骏马,暗道萧朔还是有些用,几步走出铺子,老当益壮,矫健地骑上其中一匹,一夹马腹,疾驰而去。

    萧朔骑上马儿,朝云皎伸出手,将她揽上马背,环在身前,策马离开。

    他吹了声马哨,驮着药材的马儿哒哒追上。

    作者有话说:

    萧朔:~( ̄▽ ̄~)~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啾咪~

    第60章

    云皎被萧朔拉上马, 直至疾驰起来,风拍在脸上,脑袋都是懵的,她不是该坐后面吗?怎么被萧朔拉到前边儿来了?

    “萧……萧朔……”云皎手足无措, 抓紧萧朔手臂。

    “别怕, 我在。”萧朔道, 一手策马,一手环着云皎腰身,将她牢牢护住。

    云皎不安的心镇定下来,不再紧绷。

    前方的柳彦祯停下,让高远上了马, 扬鞭催马离开, 萧朔紧跟而上。

    骏马疾驰于官道,行至山间小路, 四人下马,除了云皎,一人牵着一匹马,往岭北村走。

    山路以往常有人走,最近月余荒了些, 但也不难走,云皎天天爬山习惯了,提着裙摆走得还挺快。

    走了一段山路, 便能瞧见村子,与此同时, 村子高耸的后山上弥漫下沉的绚烂瘴气也映入几人眼中。

    高远道:“那就是瘴母。”

    萧朔云皎面色沉重, 瘴母不似一般瘴气, 触之即染病, 或轻或重,无一例外。

    柳彦祯脸色很不好看,前年便是如此,镇中如此多人,因此瘴毒死了许许多多,偌大的赦南镇变成如今这般空荡荡。

    所幸发现及时,高远也及时通知,一切都来得及。

    几人加快了步伐,山林中蚊虫不少,因着云皎带了驱蚊水,各自擦上,蚊虫未近身,行至岭北村也未被咬。

    他们抵达村口,高远扯着嗓子吼了几声‘爹,柳大夫来了’,村里头一户人家中出来一黑黝黝的壮汉,以及一位体格瘦小,约摸四十多岁的男人,高远给萧朔云皎介绍,前者是他爹村长,后者是村里的赤脚大夫,姓张。

    张大夫见着柳彦祯,便如见到主心骨一般,话不多说,领着他们去瞧染病的人。

    这些年生过来,都有了经验,距村尾稍远的地方,修了几座茅屋,每年染病之人,都先送到此处救治,与未染病之人隔开,今年也不例外。

    云皎和萧朔一同前去,张大夫见他两人是生面孔,“柳大夫,他们是……”

    “他来送药,”柳彦祯先指着萧朔道,而后又指向云皎,严重是毫不掩饰的欣赏之意,“这是云丫头,医术不错,前段时日许大人派人送来的面罩药囊驱蚊水蚊香等物,都是她的奇思妙想。”

    云皎含笑打招呼,“都是大家的功劳。”她哪有柳彦祯说得那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