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u小说网 > > 我和渣爹争天下 > 我和渣爹争天下 第161节
    富贵后来无可无不可。言语上就算是胜利了又能怎么样呢?实际上已经一败涂地了,强行挽尊也是给人家看了笑话。但是就像群臣说的那样,别人不知道内情,但是富贵却不能表现败了。这封信不是给敌人看的,而是要摆出态度给国民看的。说的再直白一点,是要给后人看,史书上会记着的。

    没错,秋叶的这一次写信必定会被记录在史书上,后来人会不断的分析这一次的信,有人奉若圭臬,有人不屑一顾。

    于是秋叶在送出信的一个半月之后,天已经渐渐热了,收到了回信。

    正巧这个时候秋叶的大兄弟廖小公爷正在吃瓜,双重意义上的吃瓜。

    这个时候西瓜还没有后世的甜,甜瓜更没味儿。他这会儿吃的是如今京城周围瓜农种的菜瓜。所谓菜瓜就是切了之后用油炒一下,或者是煮一煮放点盐都可以当菜吃的。

    也没什么味道,但是汁水很充足。让秋叶说,口味很像上辈子的黄瓜。

    这种像菜又像是水果的东西是最近一段时间京城街头巷尾都有人挑着卖的美味。秋叶桌子上放了两三个,被这小子毫不客气的拿起来啃了。

    秋叶这个时候正忙,顾不得看信,就跟大兄弟说:“你帮我瞧瞧都写什么了。看上去这封信不薄。”

    廖小公爷就起来去洗了洗手,拆开看了看,忍不住皱着眉头:“姐,这是拐着弯儿的骂人的,一开头就说您盗窃神器。”

    这是拐着弯的骂人吗?都说这是盗取神器,这皇位来的不正了,这明明就是直愣愣的骂了。

    廖小公爷翻了翻,发现后面几乎千篇一律的在骂秋叶。“都不是什么好听的话,算了,不给你念了。”

    秋叶接过来看了一眼字迹,立即明白了,这根本就不是富贵写的信,富贵就算读了点书,但是字写的也不怎么样。而且如此行文,看上去骂的气势磅礴,骈散结合朗朗上口,但是内容十分空洞,就是骂人,先不管对错,先骂了再说。

    富贵不会干这种事儿的,这人有点刘邦的样子,不要脸的时候是真的不要脸,要脸的时候是真的很要脸,富贵当了皇帝,大部分时候都是很要脸的。

    “行吧,扔一边吧。吃你的瓜去吧。”

    小家伙就把信扔到一边,捧着刚才吃剩下的半块瓜开始啃了起来,一边啃一边跟伏案写作的秋叶说:“姐,你这天天在宫里面不出去转转的,都不知道错过了多少事儿,您知道现在京城里面最热闹的事是啥吗?”

    “啥?”

    这家伙压低声音:“两女争一男。咱娘的那个好友赵夫人和卖酱油的莫太太,他们两个在街上打起来了。为的就是那个香公子。”

    秋叶想到朱大姐的糊涂性子,怕她为了给朋友出头干出点让人匪夷所思的事儿,所以这个时候很紧张,就担心朱大姐被牵扯进去。

    “你这一段时间看紧门户了吧,咱娘没跟那些个乱七八糟的人见过吧?”

    “没有。本来我说让我媳妇儿躺床上装肚子疼,让咱娘过去照顾着点儿。后来还是我爹有办法,他在那书院旁边不是有个小院子吗?直接把咱娘带过去了。咱娘高高兴兴的跟着去了,从过年后到现在都没有回来,我十天过去看他们一次,那院子里有二分菜地,她种地种的可高兴了。”

    怪不得过了年之后没见过朱大姐呢,秋叶还以为真的在家照顾儿媳妇呢。原来是去城外了!

    “不过,马上京城有一件轰动全城的案子要审理了。就跟这件事有关,那位莫太太是有丈夫的。就是平时这位莫太太厉害了一点儿,对着他丈夫又打又骂,街坊邻居都知道他丈夫是个怕老婆的。

    这件事出来之后,他丈夫家的亲戚就让他们俩分了,根据您颁布的秋律,他们俩家产分的不太满意。这位莫太太说当初她嫁给她男人的时候,还没她家的酱园子,这酱园子有她的一份,当年她也是抱着坛子沿街叫卖过的,执意要带走一半,要么最少也要带走1/3。可是他夫家说是她不检点属于过错方,一分钱都不给,而且还要把她的嫁妆扣下来留给她的孩子。这位莫太太不乐意,两边都说不拢,所以要到卫京府去打官司。”

    秋叶立即把笔放下了,“这还真是一件大事儿,大弟,到时候你陪我去,咱们两个看看是如何审理的。”

    第199章 松动 一

    秋叶没想到自己也有白龙鱼服的一天。

    上次和廖小公爷说了要一块去看审案, 于是秋叶就穿了一身男装跟着出去了。穿男装的原因是因为男装有裤子,这样会更方便一些。现如今在街上走着的女人大部分都是穿男装,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 男女服装会有一个极大的变化。

    所有的改变都是一点一点发生的,不可能一蹴而就。秋叶坐在马车里向外看的时候,还在不断的告诉自己要稳着点。

    对于秋叶来说,这一天出门那真的是难得的一次,秋叶别看入住京城这么长时间了, 到京城的街面上闲逛这还是第一回 。而且也没有带明珠那个皮孩子, 秋叶就觉得出门的时候心情美得不得了。

    对于今天的安排秋叶也非常满意,先是去看审案, 中午在外边吃一顿饭, 下午转转买点东西再回来。

    到了衙门,外面围了很多人。大老爷审案,如果不是公审是不会开放公堂的。

    但是外面仍然围着很多人, 想要第一时间知道案件的结果。廖小公爷本来想要下马车,但是又赶快把脑袋缩了回来。

    “姐, 外边有那个赵夫人。”

    “嗯?”

    “她认识我, 她和咱娘关系好, 自然知道咱之间的事儿。万一看见你和我站在一起,您的身份不就露馅了吗?”

    “然后呢?”

    “咱们到衙门里再下车?”

    公堂不开放,秋叶又不想让官府的人知道自己来了,本来也想着到门口这边等着, 第一时间拿到审判的结果,如果这个案子审得很离谱, 甚至是动了刑, 她必定第一时间阻止。

    如果到了衙门, 衙门的官员审案必定会揣摩女皇的心思。那对于秋叶来说,这一次的计划全部打乱了。要想直接干预这一次的判案,还不如直接派一个女官出来呢,真没必要让一个皇帝为这么一个家庭纠纷的案子亲自坐镇。

    “不用,就在车上等着。”最后派了一个年纪不大的女孩下车,这些小女孩就是御前婢女,不同于被使唤的宫女,也不同于已经掌握了一些权利的女官,这些女孩是女官的前身,属于实习生性质。都是从民间学习比较好的女孩里选□□的,这些孩子有培养的前途,所以跟在女官身边儿打下手。

    小女孩下去听结果,等了大概一个多时辰,结果出来了。

    判定夫妻和离,因为酱园是夫妻共同打拼出来的,但是莫太太也是过错方,给莫家以及子女带来了不少名誉损失,所以酱园产业中莫太太的一份判给她的子女做补偿。莫太太可以指派管事查账,防止莫家故意亏空转移银两,或者是莫家故意侵吞莫太太子女的产业。莫太太的嫁妆她可以带走,且莫太太这些年在莫家攒的首饰衣服也可以带走。

    这位大老爷还特意说明,如果莫太太的孩子在未成亲前夭折去世,产业也不归莫家,这份产业仍然是莫太太的。假如莫太太去世,孩子也没有了,莫太太可以把这份产业指定继承人,仍然不归莫家。

    其中,将他们夫妻的三个孩子都留在了莫家,大老爷考虑的仍然是莫太太名声不好,对孩子将来的影响很大,不如留在莫家。

    据说莫太太不同意,认为是大老爷偏袒了莫家。但是大老爷考虑的是莫太太有小女儿,这份财产是均分给她的三个孩子的。女孩有这样的母亲,将来说亲很难,有一份产业傍身还有些保障。

    讲到女儿将来说亲,莫太太没有再反对,她嫁到莫家的时候,几乎是没嫁妆的,这时候除了平日的金银玉饰,其他的值钱东西也没有。但是转念一想,酱园里什么最值钱,当然是秘方最值钱,她知道秘方大不了重新开始,当年她抱着酱菜坛子沿街叫卖,现在身体还好,重新开一家店也行。

    至于和前夫家竞争,她才不怕呢!要是没这一股子韧劲儿也不可能把生意做这么大。

    于是莫太太气昂昂的出来了,在衙门口当着众人的面对前夫放狠话:“在外面勾搭人是我不对,往后你走你的大路,我过我的小桥。但是要是让我知道你们家谁敢欺负了我孩子,我找你们拼命。”

    说完昂着头走了。

    赵夫人在外面等着,看莫太太走了,立即上车让人追赶,马车比人走的快,这位莫太太一看是赵夫人的马车,而且赵夫人在车上连声呼唤,也没多想,直接上车了。

    一时间大家看的目不暇接,不提莫太太的表现,单说赵夫人和莫太太居然还能乘一辆车,很多人都觉得看不懂。

    廖小公爷也看不懂:“她俩不应该是仇人吗?我怎么瞧着赵夫人是特意等莫太太的,莫太太也不像是恼了。”

    秋叶倒是能理解:“天下三条腿的□□少,两条腿的男人多的是。你们男人喝醉了互赠歌女舞女不是很平常事儿吗?怎么,她们互赠一个香公子你就不理解了?”

    “这......”

    “男人能干的事儿她们也能干,不过一个男人而已,谁放心上了?我倒是佩服她们,莫太太比男人更有韧性,将来也不会缺钱的。”

    廖小公爷觉得秋叶对那两位倒是有几分欣赏,也就不说话了。

    秋叶今天出来目的就是想要看看官员怎么判案。听听周围人对这一件案子是怎么评价的,又想要知道社会对女人是否宽容。

    这个官员办案出乎秋叶的意料,并没有一味的指责莫太太,承认了莫家产业和莫太太有关,特别是做出说明,将来莫太太的子女不在了,这份产业仍然归给莫太太。

    但是他也确实是偏袒了莫家,尽最大可能的把莫家的产业完整的保存下来了。说到底莫家的子女,特别是男孩,将来肯定会继承产业的,不在乎一早一晚。虽然给了女孩一份儿,但是女孩出嫁的时候莫家一定要想尽办法把这份嫁妆给替换了。

    秋叶自己是知道的,宁肯跟着要饭的娘不能跟着当官的爹。

    自己爹是什么德性?莫家的男人也会是什么德行。

    接下来莫家还会闹腾,看似留住的产业,岂不知这里有巨大的隐患,不如现在直接给莫太太一半让她带走。莫家,是斗不过莫太太的。

    但是莫太太认了这次的判决,前提条件是莫家的产业能顺利的到她子女的手上。莫家肯定会娶新妇,新妇又会生新子,莫太太的前提条件会在几年后分崩离析。

    秋叶哪怕觉得其中有很多不妥当的,但还是不准备出手推翻。秋叶会让人长期盯着这个案子,然后看看莫家是怎么反应的。在五年内搜集各地离婚案件和事件,推出《秋律》的补充条款。尽最可能的保障女人和孩子的权益。

    “走吧,到酒楼吃点东西。”

    别看廖小公爷平时表现的跟个好孩子似的,在大人不注意的时候玩的也特别花。要不然上回也不会被弄到大牢里面关了一阵子。所以廖小公爷就带着秋叶到了京城最有名的一家酒楼,他还是这家酒楼的熟人,找了一个安静的雅间,一口气点了十几盘子的菜,而且个个都是这里的爆款,廖小公爷亲自品尝过的。

    廖小公爷是想向姐姐介绍一下这里好吃的东西,每一盘菜上来的时候,他都能把这些菜点评的头头是道。

    能让廖小公爷点评的菜自然是好菜,除了原材料贵了点儿,烹饪的方法多了点儿。价钱自然也是高到了让秋叶觉得离谱的地步。

    特别是里面还有一盘牛肉,牛是属于一种禁止宰杀的动物。

    秋叶当然知道有些人想尽办法的把牛给弄死。但是看到廖小公爷对这一盘菜的评价就知道,可能在这家酒楼里面压根就不缺牛肉。

    廖小公爷卖力的劝秋叶多吃点,压根不知道秋叶看他的眼神都有点变化。

    “姐你尝尝这个,我跟你说这是牛腿上的肉,而且是小牛,味道特别好。”给秋叶夹了一筷子,还劝秋叶多吃点:“姐,你别老是吃米饭。多吃点菜,这些菜在京城属于上品,而且这里的大师傅不常亲自下手,也就咱们这里的是大师傅炒的,外边那些都是徒弟上灶。”

    牛肉确实好吃,秋叶把一盘子的肉扒在了自己的碗里,吃的胃都撑了,但是桌子上的菜也不过动了三四分而已。

    看秋叶吃饱了,廖小公爷还特意拿了一盒银牙签让秋叶剔牙。

    秋叶看牙签倒是干干净净的,说:“别人用过的我不用啊。”

    “知道,人家也不会让咱们用别人用过的,这里的客人谁不讲究?这都是新的,每个雅间都送一盒牙签。”

    送银牙签?一盒有十几根,也不过是一二两的银子,服务的可真周到。

    秋叶拿起来看了看,“好大手笔啊!”

    “那是。”廖小公爷压根没注意到姐姐的语气都变了。

    秋叶立即想到让人回去查查这到底是谁家的产业,不管是谁家的产业这么挣钱就一定要收重税。街边的一些挑担子的可以不用收税,毕竟是为了糊口,这就是敛财了。与民休养生息,与富商就没必要了,这也不是资本社会啊。

    秋叶把这件事记下来,也没有当场爆发,跟廖小公爷说:“还有什么新鲜的,这会儿都端上来,也让你姐过过瘾。”

    “还有茶水,点心。这里的茶水倒是没有您喝的好,但是点心很不错。”

    说话的时候把桌子上的残羹剩子撤了下去,秋叶看着就觉得有些心疼。心里面还在想自己都已经坐拥天下了,倒几盘剩菜还是让自己觉得心里难受。

    手里捏着一个牙签,恨不得对着廖小公爷身上多扎几下转移注意力。

    转眼儿茶水和果盘端了上来,廖小公爷刚喝了一口茶,立即品出来和自己常喝的不一样。刚想说,外面就流水一样的送了几盘新奇的茶点。

    很明显,这家酒楼的掌柜知道了秋叶在这里。就廖小公爷的身份,鞍前马后的在一个二十出头的女人跟前应和,秋叶的身份呼之欲出。

    虽然这家酒楼没有点出秋叶的身份,但是处处小心翼翼。端盘子进来的跑堂连头都不敢抬一下,显得识情识趣。哪怕是人家知情识趣,但是秋叶的心情确实很不好。

    喝了一口茶,歇了歇。让廖小公爷掏钱结账。

    出酒楼的时候,掌柜的连同酒楼里二柜和大伙计这些都小心的伺候着。秋叶看的越发没意思,廖小公爷上了马车,看秋叶歪在马车里没刚才兴致高,也没察觉出来原因,“姐,是不是吃完之后有些困?咱们还去市场看看吗?”

    “看,一并看完。”

    说完看着廖小公爷,这家伙也就十几岁,虽然现在成亲了,但是年龄不大。秋叶十几岁的时候他才出生,也是千娇万贵的养大的。随着秋叶地位的上升,朱大姐的地位也是水升船高,自然是对这个儿子娇惯的不像话。廖叔齐去教学也是因为这个职业名声好,但是也有补贴家用賺点银子的意思。

    可朱大姐有钱啊,秋叶没让朱大姐在银子这一块发过愁,朱大姐是都花在儿子身上,所以他们家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老子是真节俭,儿子是真奢侈。

    廖小公爷这小伙子心眼儿不坏,但是也有公子哥的坏毛病。秋叶对着廖小公爷微微一笑。

    小样,你的日子过得也太逍遥了。既然咱娘教不了你,那就换我磨一磨你吧。

    作者有话说:

    今天只有这么多,从昨天开始,整个人都懒洋洋的提不起精神,也不知道为什么?明天还是保持不变的,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