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u小说网 > > 我和渣爹争天下 > 我和渣爹争天下 第134节
    “没想到现在又让我感觉到了这种一步慢步步慢的压迫,”富贵想了想,对石磨说:“咱们现在已经意识到了,就不算晚。咱们就动手培养咱们自己的人才,哪怕是被比江北晚了几年也无妨。

    在我还活着的时候,这一些人还不敢闹事,一旦新君继位才是他们这一些妖魔鬼怪大展所长的时候,他们欺负新君没有那么多手腕。不过没关系,咱们现在开始培养人才,等到我老了,将这些人杀干净了,新君再启用那些新人,天才就安宁了。”

    这个打算好是好,但是一定要选好继承人才行,并且继承人在继位之前还不能出现什么意外。

    可目前江南最难的事情就是找一个合适的继承人出来,这比培养人手更让人挠头。

    继承人呢?

    继承人的事儿该怎么办?

    石磨知道这已经牵扯到了立储的问题,现在这个太子不行,这是各方共识。之所以有这样一个人坐在这个位置上,那是因为这个萝卜坑现在还不能有别的萝卜,只有太子这样一个有污点的萝卜蹲在那里,大家都觉得安心。

    关于立储的事情不是石磨能插嘴的,石磨想了想话到了嘴边,最后还是把话给吞了下去。

    行了,今天就说这么多吧,说的太多了不是一个好人该做的。

    所以石磨又把话题转移到其他方面:“既然所有人都觉得咱们这一次会出兵,那么这一次该如何出兵?出兵多少?”

    为了挽救上一次兵败带来的舆论危机,这一次出兵只许胜不许败。

    石磨肩头的压力非常的大。

    富贵也知道这个道理,问:“你有什么想法?”

    实在是江北林荣凶名太盛,这家伙没吃过败仗。给了江南很多将帅一种心理压力。

    可是联想到这一次泄密,石磨就算是真的有想法也不想跟富贵说,他担心富贵这边儿一不小心又把秘密给泄露出去了,别到时候自己还没出兵,自己进军的路线已经被对方知道了。

    “目前还没有什么好想法,我再回去想一想。”

    “嗯,到时候咱们再商量。”

    江北一旦过了正月初一之后,似乎年已经过完了。和年前的年味相比,年后大家都有一种更加明显的紧迫感。这个紧迫感源于春耕的催促。

    在坞堡,这里驻守的是当初的那些老人家,还有一些伤兵回乡,如今他们都已经开始收拾农具,大年初六,田地里面已经有了人影。

    明珠在这里疯玩了好几天之后才发现小伙伴们突然之间就不见了。

    明珠出生在行宫,小的时候见到的都是高高的宫殿宽阔的街道。见到泥土也顶多是在行宫里但那也是在山里,触目所及皆是高大巍峨的大山。这是明珠第一次来到乡间,并且乡间的小伙伴们虽然衣服没有那么好,见识没有那么多,可个个都很热情。明珠不小气,拿出去很多零食肉脯和这一些小家伙们交到了朋友。尽管在秋叶看来,这份友谊也是掺了一些糖精且带有保质期的,但是小孩子心思纯洁,没是很美好的一段感情。

    这也是秋叶觉得比较欣慰的地方,最起码小孩子之间比较纯真。尚且没有那么多等级观念,每天明珠出现在街道上的时候,身边就会围上一群小孩子,多数是看在零食的份上才和明珠交朋友,但是玩着就不分你我了。明珠每天干干净净的出去,回来之后就是个泥猴,高兴的不得了。

    然而明珠突然发现和自己一块玩的很开心,也没有什么距离感的小伙伴们都不见了,一问才知道这些小伙伴们要跟着父母下田了。

    明珠自然是不愿意让他们去,可是无论是拿肉干或者是水果去哄,人家再也不会屁颠屁颠的跑过来和她吃吃玩玩,一块到处吵吵闹闹跑着惹事生非了。

    为什么啊?

    明珠跑回家让妈妈下令:“妈妈,你让他们跟我一起玩好不好?你下令啊~好不好啦~”

    “不好,我跟你说,种地这回事儿别说是皇帝了,天王老子就要让路。我跟你说,凡是影响了耕种,将来没有了收获,到时候就会饿死人的。你想让你那些小伙伴们跟你玩了几天,然后过半年吃不上饭统统饿死吗?”

    “不,我的饭给他们吃。”

    “你才有多少粮食,他们还有父母兄弟呢,更何况这么多小孩子,他们背后有多少家庭。你现在给我记住了,什么事都能耽误,唯独种地的事不能耽误。你记住了吗?”

    秋叶的表情很凶很认真,明珠只好委委屈屈的答应了一声。

    秋叶越来越觉得就应该让明珠知道种地的艰难,这不是每年开春皇帝带着太子去表演耕种。所谓的给天下人做一个表率,几乎都是表演的,皇帝根本没有耕过田。所谓君臣浩浩荡荡的耕田祭祀,也不过是做个样子哄了上面又哄了下面罢了。

    秋叶就找林荣商量,毕竟出力这事还要让林荣去干,准备让他带女儿去忆苦思甜。

    “我当年还是婢女伺候老母的时候,老母给了我两亩地,就在这庄子里面。有人种着呢,我派人跟人家商量一下,给我腾出来一亩,你们爷俩去种。”

    种地啊?

    林荣没有什么反对意见。只是看了看自己这副瘦弱的身板,再看了看旁边肉嘟嘟的女儿,又瞧了瞧冬风的一双胖手,觉得自己带上这两个拖油瓶,别说一亩地了,说不定半亩地都干不了。

    “一亩是不是有点多?”

    秋叶凶巴巴的说:“多什么多?你好意思吗?你就不怕乡里乡亲的说你吗?说你一个大男人连一亩地地都种不了。”

    明珠很高兴,她觉得小伙伴们都去种地了,她也去种地。回头晚上见面的时候大家都有话题聊了。冬风没种过,但是他看到有人牵着牛下田,于是兴致勃勃的问:“姐,咱们也有牛吗?”

    牛没有,马倒是有不少。但是那些马有些是仪仗马,有些是战马,用来耕地......就算是可以用来耕地,但是马和牛的身高不一样,那些犁也套不上马的身上。

    林荣觉得自己就这样的身板了,如果没有一头牛,恐怕病痛要不了自己的命,种上一亩地能要了自己的命。

    “为了我的小命着想,你给我找一头牛吧。”

    秋叶觉得为了林荣的小命着想,还是别让他耕地了,再说了让他耕地,他耕到什么时候啊?如今的牛非常宝贵,一头牛一天要耕上十几亩地或者几十亩地,到了林荣手里,说不定一天还耕不出来一亩地呢,浪费资源。

    再说了,这一大两小就不是那干活的人,就他们去干活,还不如说是去娱乐大众呢。

    所以秋叶为了脸面着想,也为了林荣的小命着想,决定先找人把自己的一亩地耕好了,然后平地的事就交给林荣了。

    “不用你们耕地,我找人耕,耕好了之后你们仨去给我平地。一亩地,你们仨今天给我平完了,最好能在晚上把种子撒进去。”

    林荣松了一口气,他觉得好歹小命保住了。

    而两个小孩子也非常高兴,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面对什么。只是有些可惜见不到牛牛了,不过一想牛牛耕地就在田里,他们可以去围观呀。

    所以这两小只已经兴奋的准备出去了,秋叶让人赶快找了几件破旧的衣服给他们换上,哪怕是破旧的衣服也是上好的丝绸,秋叶让人出去给他们借两件衣服。虽然衣服是破旧的衣服,但是这两小只觉得像这样大动干戈肯定很好玩,于是高高兴兴的等到了衣服过来,穿上去根本不看林荣的脸色,一下子冲出来家门,跟着耕牛到了田间地头。

    林荣在走之前还跟秋叶强调了一下:“你这不是教育他俩,你这是在难为我!”

    “这话你怎么好意思说得出来呢?作为家里面唯一的一个爷们儿。要我不是皇帝,你不是国公,咱俩现在有两亩地,你这病娇的模样让我怎么办?让全家人吃什么喝什么?怎么说是我难为你了,这是该你做的。”

    所以女皇陛下觉得林荣就应该有个爷们样出去干活。但是林荣觉得自己的长处不在种地,好在只有一亩,而且自己也不靠这个以此谋生。看秋叶铁了心了,就只好出门到了田间地头,秋叶的一亩地已经有一半的地被犁出来了。

    犁出来的沟壑有一尺深,这是深耕细作中的深耕,他要完成的是细作部分。一想到没有牛,靠人力拉动铁犁,林荣就能想得出来人的肩膀能被勒的成什么样子。

    那两小只两个傻孩子还高高兴兴的跟在犁后面,脱了鞋不怕冷在那些泥土里面踩来踩去,宫女们提着他们的鞋,求他们赶快穿上,时间久了容易作出一身病来。

    林荣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他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一点国公爷和常胜将军的架子,跟普通人一样提着耙子蹲在了地头。

    他身边还蹲了好几个亲兵,不过这几个人被要求了,不许下场帮忙。他们也知道林荣的身体,还在替林荣发愁这么大一片地方要干到什么时候啊!

    虽然有两个小的帮忙,但这两个小的明显是来玩儿的。

    林荣也觉得自己一天未必能把这些地全部给平了,忍不住发出了一句感慨:“我宁愿出去跟人家上战场上拼一命,也不愿意干这个!你们催催江南的人,问问他们什么时候敌军出发,只要他们出动了,咱们需要提前到江边。”

    亲兵不想提醒他,山阳郡就临着大江,江南的大军只要不到江边您就不用着急。

    没一会,一个老农把地犁完了,扛上自己的农具赶着牛就要走,走之前跟林荣打招呼:“国公爷,地弄好了,你这边花半天就能把地给平了。”

    说话的时候把自己的工具拿下来,随手耧了几下就把林荣他们蹲着的这个地头给整理平整,还打了一个埂。

    林荣亲眼看着,这也就是一句话的功夫,人家把地头这里的活儿都给干完了。

    瞬间预感到自己要丢人了。

    第176章 交战 七

    林荣预料的不错, 大半天的活干下来,确实丢人了。

    秋叶手里面的这两亩地都是上好的良田,在这一片来说属于土地肥沃的那种。从这头到那边的河边, 长长的一块地,谁看到都说是一片上好的土地。哪怕他们三个耕种了一亩地,在孩子们看来,也是好大一片。

    就在林荣带着两个孩子折腾了半天才折腾了一丈多长的时候,两边邻居看林荣的眼神, 就觉得林荣这是在闹着玩呢。

    明珠是一个很善良的孩子, 并且也很孝敬她爹,看她爹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气喘吁吁的。自告奋勇的上前帮忙, 然而她爹好歹还能提得动耙子,她是连耙子都提不起来。

    到最后把这一家人的面子撑起来的居然是冬风。

    人家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实际上是迫不得已, 如今冬风就有点这种迫不得已的意思。姐夫不行,如今走三步都能喘几次。小侄女儿又太小, 他作为一个半大不大的孩子, 因为吃得好, 所以身体壮壮的,勉强把这件事儿给应付了过去。

    于是晚上回到家,秋叶就看到了三个人都在垂头丧气,不同的是冬风是累的, 整个人就想趴在地上,一步路都不想多走, 和秋叶打了一个招呼之后佝偻着背回自己房间了, 在回去之前冬风表示他今天累惨了, 晚上一定要有大鸡腿,并且要求是两只。

    如果说冬风是太辛苦了,林荣这种就有点儿不乐意见人的意思,表示晚饭不吃了,他想现在睡觉。

    为了报复秋叶,他是直接脚都不洗躺床上了。

    秋叶对他这种行为哭笑不得,好在这里面稍微能打起精神的是女儿明珠,秋叶就跟小女孩说:“你爹累一天了,去打点水给你爹洗脚。”

    小姑娘是端不动大木盆的,宫女把盆放到了脚踏边,小姑娘就扒拉着他爹的脚要给爹爹洗脚。

    林荣哪舍得他闺女干这样的活,赶快坐起来自己把脚洗了。

    秋叶还在忙,林荣哄着小姑娘到外边玩,之后又披上了衣服出去和随从亲兵们碰面。林荣是受不了这样的日子了,如果女皇再这样想一出是一出,林荣觉得自己真的可能会被折腾死,哪怕不被折腾死,丢人也要先丢死了。

    “江南那边如今是什么样了?他们的粮草凑够了吗?”

    能够正大光明脱离女皇视线的也只能是出去打仗这一条路了,但是打仗这种事不是一拍脑门就决定的。有很多东西是有迹可循的,比如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要江南开始调集粮草,那就证明战争不远了。

    林荣虽然有急迫想要作战的心意,也知道战争总会到来的,但绝不是眼前的这一两天。

    于是林荣也只能先回去过日子,他回去之后家里面已经摆饭了,明珠精神饱满的招呼他爹过来吃饭。似乎小孩子都有无穷的精力,明珠在田地里面也没歇着,跑前跑后忙的跟什么似的,但是林荣和冬风累的不成样子,明珠却一点不觉得累。

    刚才冬风还回去眯了一会儿,换了衣服洗了脸,这会儿状态恢复了一些。

    两个小孩子在分鸡腿,明珠把自己的给了他舅舅:“小舅舅你多吃点,明天还指望你的,明天我把我鸡腿让给你。”

    “我明天不想吃鸡腿了。”

    “我把我的猪蹄儿让给你,你还想吃什么呀?明天我让他们给你做。你要多吃点儿,吃饱饱的,咱们三个就靠着你了。”

    秋叶和林荣没说话,两个大人看着明珠口吐莲花,把他舅舅捧得高高兴兴,又把自己爱吃的不爱吃的都分了一点给他舅舅,把他舅舅吃的美滋滋的,然后一起出去消食了。出门的时候秋叶还能听见,冬风向明珠保证明天多干活。

    秋叶突然觉得环境对一个人来说真的很重要,因为明珠一向跟着自己,居然能从自己这里学到了哄人。明珠现在哄着他舅舅干活,这多少有点秋叶跟那一些大臣们推心置腹,让这些大臣们个个鞠躬尽瘁的样子。

    对于明珠来说不就是少吃一个鸡腿吗?反正将来总有无数个鸡腿的,不在乎这一个,但是这一个鸡腿能让舅舅高兴,能让舅舅明天出力,避免爹爹再掏力气干活,真的是很划算的买卖。

    这让秋叶长久以来的焦虑总算得到一点点释放,还好这小丫头片子算是个有心眼儿的。

    这也让林荣放心里不不少,最起码在林荣看来女儿也是懂得分辨里外人的。虽然目前这手段看上去十分稚嫩,但是这么小的孩子能懂得这些或者是下意识的这么做,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

    于是白天的郁闷到这个时候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林荣为此还高兴地喝了一杯果酒。

    对于林荣来说,明珠能够学会那些帝王手腕他比秋叶还要高兴。

    到了晚上林荣聊天的兴致很高涨,和秋叶商量着以后每年都要带明珠出来见见世面:“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话果然不假,孩子在宫里面学的那些东西哪有在外边儿随时随地用出来更让她记忆犹新。”

    秋叶尽管特别困,不停的打哈欠,但是因为此时两个人都在讨论女儿的教育问题,一下子聊到了后半夜。

    江北的秋叶和林荣在为孩子打算,甚至因为孩子的一点小小进步夫妻两个都有些高兴。在江南富贵也在为孩子打算,自从石磨回去之后,富贵一个人思来想去,他觉得这些儿子虽然都是儿子,但是在自己地位不一样的时候,这些儿子的成长状态也是不一样的。

    当初富贵作为一个街溜子的时候,这一些孩子只要能活下来就行,富贵对他们的要求不高,只要能活着,将来能够娶妻生子开枝散叶就已经够了。甚至于大家不在一起住,富贵的想法就是让他们彼此自顾自己,不必抱团。他自己对这些孩子了解的不多,对他们也不管。

    这些年纪大的孩子当时就按着这个标准长大的,所以他们这个时候胜任不了太子的位置也是情有可原,毕竟当初富贵对他们的要求就是活下来就行。

    剩下这些年纪中等的孩子,他们都是富贵后来发达了接来到身边养育,或者是在发达后出生的一批。因为父亲社会地位的不一样,也因富贵当时觉得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对这些儿子要求的很严,这些人所受到的教育所具有的眼光与他们的哥哥们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