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u小说网 > > 我和渣爹争天下 > 我和渣爹争天下 第27节
    少家主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因为其他地方都是男子当家做主,只有这个地方是女子当家做主,并且老母和神女没有什么血缘关系。这种传承在他们看来十分脆弱。趁着神女年纪还小,未能全部掌握这片势力,立即出动一击得手。

    所以少家主给这样的行动美化了一下:“母鸡司晨并非是好事,无论如何咱们钱家要维持正统,将这种异端铲除殆尽。”

    家主高兴的点了点头:“听你们大哥的,就是这样。咱们要维护正统,只有正统才能立身正!”

    他看着两边的青苗悠悠的吐出了一句:“等到回去之后就秣兵厉马,年前就能大胜。”

    这边西园县的管事们退出去之后秋叶回到内室,她的床头上放着一个盒子,这个盒子就是盛放舍利子的盒子。

    秋叶抱着盒子总觉得舍利子放到自己手边不安全。她如今觉得自己很胆小,对四周战战兢兢,甚至自己随时都可能没命,如果自己没命了,老母怎么办?老母想葬在小凤山和家人在一起。她打开盖子看了看,里面大大小小九颗不规则的小石头,看起来很普通。

    秋叶立即把自己的一件棉衣翻了出来,撕开内衬,把这九颗舍利子包起来缝在了棉衣里面。然后从窗台上的花盆里挑了九颗石头出来,洗擦干净之后放进了盒子里,最后把花盆里其他石头处理掉了。

    最后她把盒子供奉在了正堂。

    晚上点起灯,她坐在正堂面朝着盒子,婢女们请她去吃饭。

    秋叶说:“我等会再去,我要和老母说说话。”

    婢女们听了之后就要退下去,刚走了几步,就被秋叶叫住。

    “回来,日后打扫,不能移动这个盒子。”

    婢女们答应了一声退了出来。

    秋叶站起来进了卧室,把眼睛放到一件棉衣上。

    “老母,我会把你葬回小凤山的”。

    第51章 真的不需要

    第二天, 秋叶准备去全县巡查,当初长生老母还在的时候,就是通过全县巡查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为了让人敬畏, 老母的轿子都是巨大的,一路招摇而过,声势浩大。

    如今秋叶继位,也要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巡视来宣告自己的地位,让秋叶觉得自己就像是草原上的狮子, 每天都要在自己的领地里面巡逻一遍才不至于丢失地盘。实际上, 她如今就有一种在大草原上生存的危机感,残酷的社会环境让她不得不打起精神应付一切。

    天还未亮, 在出发之前秋叶去看了看朱大姐, 因为朱大姐就住在坞堡里,所以秋叶走过去非常方便,也就是去待了一刻钟而已。

    朱大姐的肚子已经很大了, 整个人养的比较好,非常圆润。这个冬天几乎是她生命中最幸福的一个冬天, 没有受冻, 没有挨饿, 没有大早上出去寻找木柴,也不用担心吃了这顿没下顿,更没有一个婆婆站在门口堵着骂。

    廖叔齐把秋叶请进来之后就退出去了,让她们母女两个好好的说说话。

    朱大姐这个时候拉住秋叶的手, 第一句话就是:“我听说你爹来了?”这还里面包含了好奇,表明她对富贵的生活非常关注。

    秋叶本来还满口嘘寒问暖, 听到这句话立马把脸拉了下来, 一把甩开朱大姐的手。

    “我都跟你说过多少遍了, 不能再提他了。就算他从你门口过,站在门口向你讨水喝。你都要把他当成陌生人,好心了给他口水,心情不好就当没听见。”

    “我知道,我这不是问一下吗?”

    “问完呢?假如你得知他比你过得好,你怎么想?假如他没你过得好,你就得意了?”

    说到这里秋叶的语气严厉了起来,站起来在木榻前走来走去。显得非常的焦躁:“这是我最后跟你说,以后不要再提他,就算有人在你面前提他,你就该一巴掌打过去,他和你没任何关系了。你自己心里面更是不能想,这么做是为了你现在的丈夫,为了你儿子,为了你现在的家。你想让这么好的一个家因为你这点破事弄的七零八碎吗?”

    秋叶已经有了上位者的威严,她板起脸几句说教,让朱大姐受了不小的惊吓。

    这几句话把朱大姐吓坏了,“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别生气,我下次再也不敢说他了。”

    秋叶觉得自己语气太严厉了,走过去搂着她:“娘,你好好过日子吧。别想着我在外边风光无限你就能借光,能在这个家里作威作福。不是我不让你借,而是借来的终究不是自己的,你在这里做个贤妻良母,照顾好你的丈夫儿子,对外面的事儿不必在意,一家人安安乐乐的比什么都强。我廖叔他还有哥哥嫂子,往后你们总是要见面的,你不能令你的丈夫令你的儿子蒙羞,别让他们在人前抬不起头来,别让人家说你还惦记着前夫,巫马富贵那烂人当众休了你,我如果是你,提起他恨不得咬下一块肉,你还惦记着他来不来……你别让人觉得你不尊贵。”

    这和男女是否平等无关,夫妻就应该互相敬着,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一方强势而另一方心怀怨恨。

    说了几句话之后,秋叶就退出来,客客气气的和廖叔齐告别,随后带着人骑快马出了坞堡。

    现在骑快马出行路上不方便,除了冷还是冷。

    而且刚下过雪没多久,正是化雪的时候,马蹄踩在泥土路上没一会儿整条路变成了烂泥路。

    秋叶经常会在半路下马,扒开雪层看看雪下的那些麦苗们。还好,都比较绿,偶尔也有一些发黄的,根据身后的人说,这样的麦苗是因为土地里没有肥力。

    抬起头看着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秋叶心情很沉重:都说瑞雪兆丰年,不知道明年会不会丰收。

    想要丰收中间要经过的事太多,旱涝是一方面,还要应对虫害病害,更可怕的是还要面对着收麦前最后一场雨。

    这场雨一般是连下好几天,伴随着大风,一旦麦苗成片卧倒,不说绝收,肯定会减产。

    每次路过村庄秋叶都要进去看看,看群里面的房舍有没有被大雪压倒,看看这里面的老人和孩子有没有被冻死饿死,询问村里有没有粮食和木炭。

    好在今年秋季收了粮食,大部分农户家里都有一些存粮。现在正是农闲的时候,村里的男青年们三三两两聚在村头烤火,整日无所事事。不干活的日子里,每家每户都是一天吃一顿,用这种办法节省粮食。

    用那些老人的话来说,不干活就不能吃,现在吃了到青黄不接的时候会饿死人的。

    这让秋叶看到了一个机会。

    他对身边的王大有说:“你组织人手到各处去,把这些适龄的小年轻们聚集起来,交给他们行列布阵。凡是来参加的,一人能吃两顿饭,早上一顿干的,晚上一顿稀的。”

    “是。”

    秋叶走遍了大半个县,一直在村里面打转倒也没什么,后来她路过一处镇子上的时候,被镇上的大户请去吃宴。

    这是让秋叶大开眼界。

    似乎是这群人有备而来,附近几个镇上的乡绅都来了。

    这些人中有的是那些在外做官回到本乡的,有的是世世代代在这里,经过几代人的积累才变成大户人家的。

    前者瞧不起本地人,虽然他们自己也是本地的。后者就是土财主,略微比较抠,不管做什么事儿都不出头,哪怕是出粮食出钱的时候也想尽办法避免,经常以次充好。

    这些人聚在一堂,先是请秋叶坐在上位,欣赏了一出歌舞。

    大冬天这一些舞娘们衣服单薄,随着几样简单的乐声在堂上翩翩起舞。

    现场很多人都看得如梦如醉,秋叶却觉得有些不耐烦。

    乐声也仅仅是只有几样乐器,没有很丰富的层次变化。舞娘不知道是不是专业的,但是在秋叶看来,她们的动作不够整齐划一,腿抬的不高,胳膊伸的不齐。

    这几天接连在马上颠簸,又冻又累又饿又渴,后来在这样暖洋洋的环境里,秋叶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

    主办方看歌舞吸引不了秋叶,立即让舞娘们下去。

    接着就是敬酒,秋叶要给老母守孝,不饮酒,不食荤腥。

    声色犬马酒池肉林,这几样东西中,酒池肉林没吸引秋叶,声色也没让秋叶割目相看,犬马不太容易弄到手,这些人一时没了办法,只能对着秋叶各种各样吹捧,一轮接着一轮。

    秋叶含笑听着,权当他们在放屁,之所以还坐在这里,是因为外面太冷了,这里好歹有炭火。在一群人露骨的吹捧中,悠哉乐哉的秋叶突然听见主办方说:“治理地方还是要靠读书人,比如说朝廷里面都是各位读书人端坐于庙堂之上。”

    这就在主流认知,自从唐朝开始科举之后,经过现在这个朝代的发扬光大,读书,科举,出人头地……这几个字已经刻进了所有人的心里。

    秋叶又打了一个哈欠,看了看这一次的主办方。

    这个主办方姓卢,他老爹以前在朝廷里面确实是大官儿,只不过后来老爷子告老还乡没几年就去世了。

    离开家乡的时候也就是个穷书生,再回来除了垂垂老矣,还带回来了大量钱财。所以从这家人身上整个西园县都知道做官可以发财。

    当初老母还在的时候,卢家倒是挺低调的,现在却冒了出来。

    秋叶听他说了那么多读书好读书妙,就忍不住问:“我不用读书,我是女子,也不用去做官。卢老爷说这么多是想说什么?”

    这位卢老爷一脸媚笑,“老母一直是圣明通达,到了神女这里,更兼勇武过人。”

    说完大家纷纷赞成,接着开始吹捧秋叶秋天在漫水县的文治武功,说真的“文治武功”几个字,真是抬举秋叶了。秋叶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含笑听他们的吹捧,还是那句话,要不是因为这里有炭火,才不会带着卫队在这里停留呢。自己能修整一下,也让那些卫队的小伙子们肚子里沾点荤腥,好改善一下伙食。

    秋叶听着他们的吹捧,伸手往下一压,四周安静了下来:“卢老爷到底想说什么?不妨直言。”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秋叶想知道他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那些大人物身边,免不了有不少的能人辅佐,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周围都跟着起哄。

    随后这个卢老爷也说:“我们家大家也是知道的,是书香门第,家里的孩子都是饱读诗书的。”

    秋叶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慢慢的喝了一口,她现在对书香门第过敏,一听见和书有关的就想到了钱家,不行,在西园县巡视了以后要去漫水县一趟,看看分地推行到哪一步了,只有让这些人获得了土地,才能上下一心,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合成一股绳称霸山阳郡。

    秋叶已经听到有人吹嘘卢家的孩子是多么的博学了,卢老爷不客气的说:“都说举贤不避亲,在下就推荐家中的子嗣给神女起草文书,不知道神女意下如何?”

    坞堡内大家都是泥腿子不读书,但是不等于不认字,而且现在坞堡内的孩子学的就是格物致知,没有学儒家经典,这是秋叶为自己培养的人才,然后等着他们一茬一茬的长大,到时候随自己攻伐四处,留他们安抚百姓代行官职。

    秋叶捧着茶杯喝了一口:“哦,原来是为了举荐孙子啊!隔壁漫水县如今缺人治理......”

    四周的人都纷纷坐直了,明显大家的呼吸都粗重了起来。

    “但是呢,要把事儿担起来必须有真才实学才行。老母教导我,对待西园百姓,要当成自己人,唯才是举。”

    周边的空气快活了起来,卢老爷红光满面,“老母说的对,老母在咱们西园颇受爱戴,可惜啊!”说完装模作样的擦了擦眼泪,“不过天无绝人之路,老母功德圆满后,留下了神女,神女必将带着大家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四周又是一番吹捧。

    秋叶也想看看卢家的孩子是什么成色,如果有本事,秋叶不介意让他去漫水县帮着赵大虎。

    “卢家的少爷在哪儿,叫上来,我先问问他都读了那些书?”

    如今缺西园县缺人才,各种人才的缺口都很大,最急需的是军官,其次是官员和小吏。官员好说,这些主管们都能顶上,秋叶有信心把他们培养成官员,目前作为小吏和后备官员的少年学子们还不能出师,如果卢家或者在座的任何一家,只要家中的子嗣合适,先让他们顶上去。

    卢老爷让人叫孩子上来了,这个千呼万唤才出来的少爷还是个少年,远远走过来秋叶就觉得不行,年纪太小,做小吏不合适。

    等这个少年上堂,秋叶冷笑一声。

    因为这少年涂脂抹粉,打扮的非常妖娆,衣服都是紧巴巴的勒在身上,故意突出肩宽腰细。

    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堂上众人也看出来这是什么意思了,都在交头接耳。

    卢老爷笑着对着少年说:“还愣着干嘛?快给神女把盏。”

    秋叶没想到自己十四岁就经历了美人计!如果问这个时候有什么感受,感受就是哔了汪了!

    姓卢的,你看不起谁呢!

    她想掀桌子,但是忍下来了。

    秋叶淡定的伸手:“慢着,我先考考卢少爷,假如你去主持分地。现有一家四代同堂,计有男丁十七人,女眷十九人。分地的标准是:良田每人能分一亩三分,山地每人能分四亩六分三厘。可这个村子良田不够,每人只能分八分地,其余的用山地补上,这家该得良田多少,山地多少?”

    说完秋叶淡定的喝水,如果这个问题都算不出来,他也没必要出来做小吏了。

    自己真的不需要美少年,不需要就是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