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婢生子还有脸时时摆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架势来,他若真一心为公,当初瓦剌犯边时,怎么不将这东西献出来,说到底还不是怕旁人知道了,自己便失了优势,着实可恨!

    二皇子看见宇文承川,也是又急又怒,声音都变了调:“舅舅,难道吴治廷和史佩瑾几个都已临阵倒戈了不成,不然这个婢生子怎么能这么快便带了多人的来增援?我就知道,那几个墙头草都是靠不住的,我不将他们都碎尸万段,誓不为人!”

    偏他们的火药火器有限,已经在方才攻城时用尽了,便没用尽,如今场地有限,也要防着万一一个不慎,炸伤炸死了自己人,不然他一定要立时给那个婢生子一发,将他炸个血肉分飞,死无全尸!

    二皇子这边放着毫无意义的狠话,宇文承川与顾准带过来增援的人已快速加入战局,原本已被打得只有招架之力,没有还手之力,伤亡惨重,全靠最后一口气撑着做垂死挣扎的韩卓等百十号人的情况,自然立时得到了改善,战局也终于因不复一直以来的敌众我寡,而不再一边倒了。

    永嘉侯看在眼里,急怒交加,恨吴指挥使与史统领几个恨得滴血之余,嘴上已又急又快的对自己的亲卫校尉发起施令来:“你带着所有你的人,立刻随本侯与二皇子杀进去,眼见离胜利只得一步之遥,我们决不能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为了能一击即中,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兵死士都集中在了顺贞门,就是打的以压倒性优势撕开顺贞门这个口子,速战速决的主意,为此甚至不计伤亡,不留后路,只可惜如今看来,连老天爷都要亡他了!

    可他的命由他不由天,就算老天爷要亡他,他也要最后挣扎一把才能甘心,因又咬牙吩咐自己的几个副将:“你们带着剩下的兄弟们,哪怕死到只剩一个人,也要死死给我把敌人全拖住了,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只能进不能退,绝不能让兄弟们的血白流,更不能让他们都白死了!”

    几个副将都是多年跟着永嘉侯出生入死的,对他忠心耿耿,不由都血红着眼睛应道:“侯爷放心,属下们一定会拖住敌人,他们想要进去,除非踏过属下们的尸体!”

    永嘉侯就一一拍了拍众副将的肩膀,向众人说了一句:“今日但能成功,本侯绝不负你们!”然后决绝的一转身,领着自己的亲卫死士们,直冲宫门而去。

    只可惜他们是必须从外强攻进里面,金吾卫们与腾骥卫们却能内外包抄,是以他们才刚进了宫门,迎面便被堵了个严严实实,只得拔刀投入了新一轮的厮杀当中。

    这一次,他们便没有方才那般幸运,能压倒性的击杀腾骥卫和金吾卫的人了,永嘉侯是有一万精兵,可那一万人里总有不能作战的,又分了些混入西山大营和五城兵马司,用以在紧要关头煽动下层兵士们,再加上永嘉侯世子带去挟持吴老夫人,并其他人带去伏宗亲臣工的人,永嘉侯真正带来攻城的,不足八千人,方才还死伤了近乎一半,如今他手下真正能作战的兵,其实也就四千左右了。

    自然不是士气渐长,越战越勇的金吾卫和腾骥卫的对手。

    兼之不时有传令兵跑来,大声禀报:“禀告太子殿下,西华门的叛军听了圣旨后,已知道自己是受了蒙蔽,已缴械投降,恳求皇上和太子殿下从轻发落……”

    “禀告太子殿下,长安门的叛军已缴械投降……”

    “神武门的叛军已缴械投降……”

    到天际尽处终于有一层如被薄纱遮住,渐渐透出来的光芒,告知着整个皇城黎明终于来了,太阳就要升起了时,更有大好的消息接二连三的传来:“密云卫指挥使率旗下一万人进京勤王……”、“房山卫指挥使率旗下一万人进京勤王……”、“东征军宇文元帅率五千先锋部队提前班师回京,已抵达皇城勤王救驾……”

    永嘉侯与二皇子的人终于再抵挡不住,死伤得寥寥无几了。

    永嘉侯自己也已是满脸满身的血污,堪堪就要支撑不住栽倒在地上。

    一直冷眼观战的宇文承川这才让众金吾卫和腾骥卫停了手,一派从容闲适的上前,慢条斯理的说道:“林永继,眼见离胜利只得一步之遥,却终究还是功亏一篑,你这会儿心里一定很不甘心,一定恨透了孤,恨透了老天爷罢?”

    永嘉侯此时的确恨透了他,恨透了老天爷,明明胜利就在眼前了,为什么就是不让他跨过那一步呢?他真的好恨,好恨哪!

    他瞪着赤红的眼睛,近乎咬牙切齿的说道:“本侯不恨老天爷,只恨自己,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早早结果了你,恨自己为何不是死在了沙场上,反而死在你这个婢生子的手里!”

    可又怎么能不恨老天爷啊,如果老天爷能再多给他一点时间,让他准备得更充分一些,能多给他一点可用之人,如今鹿死谁手,尚属未知,所以他是输给了贼老天,而不是输给了宇文承川这个婢生子!

    不想宇文承川却赞同的点起头来:“不止你恨孤,孤也挺恨自己的。恨自己为何不在当初知道你蓄养了私兵时,便直接让你万劫不复,如此也就不会有今日这一场大乱,不会有如今的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了,不过如今也为时不晚,也再次证明了那句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再正确不过的!”

    永嘉侯闻言,就越发恨得滴血了,可如今大势已去,他再恨又能怎么样呢,惟有引刀自刎,保留最后一点尊严了。

    ☆、第三百回 二皇子死

    眼见永嘉侯横刀自刎于自己面前,决绝得自己根本连阻止的机会都没有,二皇子本就双腿发软得早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这会儿更是“噗通”一声便跪倒在了地上,惊慌失措的大喊起永嘉侯来:“舅舅,舅舅,你不能死,你死了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可永嘉侯杀人的行家,自然比谁都知道怎么才能直接毙命,倒下后只来得及看了二皇子一眼,连话都没来得及说一句,便带着满心的怨恨与不甘,气绝身亡了,死不瞑目。

    余下二皇子看着他仍汩汩往外冒着鲜血的伤口,再想起已被自己舍弃的母亲和妹妹,前路未知的妻妾儿女,还有已经死了的那些亲人们,悲愤绝望到了极点,反而冷静了下来,缓缓站起身,看向宇文承川道:“婢生子,自古成王败寇,如今输在你手上,我没有什么可说的,但你以为你赢了这一场,就真能笑到最后了?我告诉你,没那么容易,父皇春秋正盛,还不定得活几十年,他如今能容不下我,将来自然也能容不下你,我就擦亮了眼睛等着,等着看你会落得什么下场,必定比我还凄惨一百倍!”

    这话实在可恨,尤其是那三个字‘婢生子’,顾准先就怒声喝道:“乱臣贼子死到临头还敢嘴硬,看来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那本侯这就成全了你!”

    侧身抱拳向宇文承川道:“殿下,请您准臣杀了这个乱臣贼子,反正皇上有旨,宇文承乾不忠不孝,若遇反抗,格杀勿论,如今他可不正在反抗吗,他既反抗,刀剑无眼,死在臣刀下也就怪不得臣了。”

    说完不待宇文承川发话,已拔出手里的刀,架到了二皇子的脖子上。

    别看二皇子方才话说得硬气,但真等冰冷刺骨的刀架到了自己脖子上,他却立时软了,上下牙关直打颤的说道:“顾准你敢杀我!别以为我不知道父皇的原话,谁但能活捉我,一律赏金千两,可见父皇虎毒不食子,从未想过要我的命,你敢杀我,等父皇知道了,一定饶不了你,你就等着父皇让你身首异处罢!”

    顾准听了却只是冷笑:“就算皇上事后要本侯的命,那也是本侯自己的事,至少本侯为自己没有死在真正的敌人手上,却白白枉死在你们这群乱臣贼子手下的兵们报仇了,那本侯便死得不冤!”

    把刀架在二皇子脖子上不算,一边说,一边还手腕一翻,有意在他脖子上划了一下,立时便有血珠渗了出来。

    吴指挥使爱兵如子,所以在五城兵马司威望高,顾准又何尝不是一样,尤其金吾卫的每一个兵还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平白损失一个都要让他心疼得半死,何况如今还一死就死这么多?只冲这一点,顾准便定要杀了二皇子,方能一消心头之恨了,何况还有旁的原因!

    二皇子就颤抖得越发厉害了,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血一直在往外冒,可人的血能有多少,照这样流下去,不很快就得给他流光了?

    他只得又色厉内荏的冲宇文承川叫嚣起来:“婢生……宇文承川,你不能杀我,你要是杀了我,父皇一定会认为你心狠手辣,没有手足之情,将来在他百年后,不会善待其他弟弟妹妹,他一定会对他心存忌惮,甚至有可能废了你的!你自己想清楚了,杀了我的代价这么大,到底值不值得,反倒是留着我,不但可以让父皇觉得你友爱弟妹,还能彰显你的宽和仁慈,让人人都称颂你的胸襟气度,而我压根儿已对你构不成任何威胁……你自己掂量罢!”

    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他一个大活人,所以他一定要活着,只有活着,才能有望与母亲和妹妹团聚,有望与妻儿团聚,有望东山再起,只有活着,一切才能有理论上的希望,他一定要活下去!

    宇文承川就勾唇讽笑起来,淡淡道:“孤以为你多硬气呢,原来也不过如此,倒是白瞎了林永继为你出生入死,最后连性命也赔上了。如今看来,林永继虽犯上作乱大逆不道,好歹还勉强能算一个枭雄,不像你,说你是狗熊,孤还怕侮辱了狗熊!”

    “你!”气得二皇子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若不是脖子上还架着刀,就要扑上前掐死宇文承川了,一连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堪堪忍住了,继续道:“你要说什么都是你的事,总之你不能杀我,不然父皇知道了,一定不会放过你,你别忘了,打小儿长在父皇身边的人是我,他打小儿最疼的也是我,你若是不怕父皇废你,就尽管杀了我!”

    顾准闻言,忙在一旁插言道:“殿下,这个祸害万万不能留了,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殿下若是怕皇上事后怪罪,就由臣来代劳罢,殿下事后只说自己当时不在场便是,这里都是咱们的人,绝不会有人多嘴的!”

    宇文承川轻轻一笑,并没有接顾准的话,径自看向二皇子道:“孤还真想看看,皇上知道孤杀了你后,会如何惩罚孤,又会不会真的废了孤!不过孤不会亲自杀你,不是顾忌着所谓的骨肉兄弟之情,也不是怕皇上知道了,而是怕脏了自己的手!大伯父,你也不必脏了自己的手,就让他死在兄弟们的拳脚之下罢,死了那么多同僚好友,总得让大家都出一口气不是?”

    说完,再次看向二皇子,说了此生与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既是你自己挑起这场乱子的,如今就好生来享受一下后果罢!”拂袖而去。

    只要殿下不是心软了就好,顾准忙大声应了,吩咐起众将士来:“大家素日可曾有幸见过二皇子殿下的?没有?那只能本侯亲自去寻二皇子殿下,以免刀剑无眼,谁不慎将他误伤误杀了,大家就留下清理一下残局罢,再检查一下可还有没死的叛军的,叛军如此罪大恶极,务必一个活口都不能留才是!”

    众将士会意,忙都大声应了:“大人放心,属下们知道了。”目送顾准与韩卓被亲卫簇拥着转身追宇文承川去了,方一个个皮笑肉不笑的将二皇子团团围了起来……

    以致宇文承川与顾准韩卓迎着晨光,都走出老远了,还能隐约听见二皇子的怒吼声和惨叫声:“你们竟敢打我,好大的胆子……宇文承川,我就算是做了鬼,也不会放过你的……”

    但君臣爷们儿三人都是充耳不闻,径自去了懋勤殿向皇上复命,如今宫里与宫外具体是个什么情形,他们俱是一无所知,等复命完了,只怕还有一大堆的残局等着他们收拾呢。

    皇上显然早已知道叛军被打退了的消息,整个人都松懈了下来,一见宇文承川三人进来,脸上甚至还有了笑容,道:“此番多亏太子与顾爱卿调度有方,才能让大家只是虚惊一场,稍后朕自会一一论功行赏,不叫将士们的血汗白流的!”

    正说着,有小太监满脸喜色的跑了进来:“皇上,娘娘醒了,娘娘终于醒了……”

    皇上脸上的笑就更盛了,若不是顾及着宇文承川几个还在,就要忍不住去后面看妙贵嫔了,这可真是双喜临门!

    好容易方强忍住了,继续说道:“只是如今叛军虽打退了,宫里尤其是宫外具体是个什么情形,还一概不知,得立刻派人去各处了解情况,各方安抚,最要紧的是,还得安排人全城搜索叛军的同党才是,朕不会让一位有功将士的血汗白流,也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乱臣贼子!”

    宇文承川忙一一应了,说起永嘉侯与二皇子的死讯来,“……林永继眼见大势已去,当着儿臣与大家的面,横刀自刎了,就是二皇弟,儿臣一度遍寻不着,等好容易找到了,却已经……不在人世了,刀剑无眼,当时又黑灯瞎火的,将士们杀红了眼,一时认不出二皇弟来也是有的,还请父皇节哀!”

    皇上就赫然呆住了。

    他是恨透了二皇子,在心里想过不知道多少次,待叛军退了,那个逆子被押到他面前后,他一定要亲自动手,狠狠的打他,一直到打死他为止,他生他养他,给他荣耀与富贵,让他生来便为人上人,不是让他反过来造自己的反,逼自己的宫,要自己的命的!

    却没想到,那个逆子竟就这么死了,就好像一个人攒足了气力出拳,对手却提前倒下,徒留他一人空有满腹的气力与愤恨却再没法发出来一般,还不说情感上受到的伤害与打击。

    但皇上到底是皇上,也就片刻的功夫,已经醒过神来,缓声说道:“死了也就死了罢,他这样不忠不孝,大逆不道,朕原本也没打算再留他的性命,如今这样也好,总好过父子见了后,两看两生厌。但他终归与朕父子一场,也不能让他死无葬身之地,做个鬼魂野鬼,让人单独给他和老三一块儿起陵,将他们葬到一处罢,兄弟俩在那边也好有个伴儿。”

    顿了顿,又道:“至于他的妻儿,萧氏与宇文琅孤儿寡母的,也只能去云贵投奔萧定邦了,即刻派了人追捕他们去,若能即日追回来,就与其他人一起圈禁至死,若不能追回来,就看萧定邦会是什么态度了,若他大义灭亲,自然还是朕的忠臣良将,否则,格杀勿论!”

    宇文承川忙又应了,见皇上的情绪到底还是低落了下来,一时也不知道再说什么才好,去年才经历一次丧子之痛,今年又来,夫妻之间也是反目成仇,果然皇帝当到最后,只能是孤家寡人吗?

    那他将来一定得日日三省其身,断不能让自己到头来也成为这样的孤家寡人才是!

    皇上已很快调整好情绪,说起其他事来:“朕听说除了密云卫和房山卫的赶了进京勤王,荣亲王世子也带着五千先遣部队返京救驾了?很好!如今他人在哪里,立刻传他来见朕,连同众宗亲和内阁六部的臣工,也给朕一一传到,有些账,朕也是时候该与他们算了!”

    那些个素日明里暗里追随林家和宗家的人们,当他不知道么,想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脚踏两只船,也得看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

    无论昨夜整个皇城乃至整个盛京乱成什么样儿,无论死了多少人破了多少家,时辰一到,天仍照常亮了,太阳也照常升起了。

    顾蕴站在崇庆殿正殿的台阶之上,看着暖阳下掩映于绿树红花之间的朱墙黄瓦,心里虽仍沉甸甸的,到底又比昨夜好了许多,她再是坚信宇文承川和大伯父他们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在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之前,心也始终是高高悬着的,如今心总算可以落到实处了。

    即便这场大乱,必定让很多无辜的人白白赔上了性命,让很快无辜的家庭白白失去了亲人,再不济也遭受了财物上的损失,他们还有大量的善后工作要做,还得花好些时间,才能让整个皇宫与盛京又恢复昔日的繁荣阜盛,但终归,一切都会过去的!

    身后忽然传来韩夫人的声音:“娘娘怎么不多睡一会儿?”

    顾蕴应声转过身去,果见是韩夫人逆着光走了出来,不由笑道:“我睡不着,倒是义母,一路上舟车劳顿的,之前的喊打喊杀声又一直持续到五更时分才渐渐消停下来,您根本没法入睡,也就方才才胡乱打了个盹儿,才最该多睡一会儿呢。”

    韩夫人笑道:“我也睡不着,好在如今总算一切都雨过天晴了。”不但没有连累到太子和太子妃,皇上还连他们夫妇都宽赦了,如今又打退了叛军,让太子的地位日后越发的稳固,若女儿再能平安无事的被解救回来,她就真是心满意足,别无所求了!

    娘们儿两个又闲话了几句,白兰出来屈膝回道:“娘娘,夫人,早膳摆好了,娘娘和夫人从昨儿白日到现在,还没好生吃过东西呢,这会儿趁热用一些罢,尤其是娘娘,待会儿怕还得各宫都去瞧瞧,宫里的大局怕也得您牵头主持呢。”

    顾蕴点点头,虚扶了韩夫人进殿用膳,如今宫里才逢大变,光靠淑妃与贤妃主持大局怕是应付不来,她于公于私都得站出来挑这个大梁了。

    与韩夫人对坐下后,想着满殿乃至满东宫的人都辛苦了,顾蕴遂吩咐白兰:“传话下去,各行当除了该班当值的,其他人都先下去用早膳,然后再歇歇罢,好在咱们宫里还没什么可需要善后的。”

    白兰忙应了,自去传话出去,很快殿内殿外的人便散去了一多半,连内外的气氛都随之一松了。

    奶娘却忽然满脸泪水的跑了进来,连礼都顾不得行,便先撕心裂肺的喊起来:“娘娘,有人抢走了小殿下,都是奴婢该死……”话没说完,人已软软瘫到了地上去。

    顾蕴正端着甜白瓷小碗的手一松,碗便直直落到了地上去,在发出“砰”的一声脆响后,摔得米分碎。

    她听见自己的声音高亢而尖利,陌生得完全不似自己的:“到底怎么一回事?秦良娣和紫兰不是一直寸步不离的守着念哥儿吗?她们两个现在在哪里?念哥儿要是真有个什么好歹,你的确该死,你们都该死!”

    她自己更该死,竟然在自己家里,也让念哥儿被歹人掳了去,她是怎么当母亲的?她根本不配当母亲!

    眼见顾蕴整个身体都摇摇欲坠,已濒临疯狂奔溃的边缘,韩夫人如今女儿仍未脱险,同病相怜,岂能不明白她此刻的心情?

    忙上前一把扶住了她,低声说道:“娘娘先别急,念哥儿既是在崇庆殿丢的,而且奶娘必定是一发现孩子不见了,便立刻过来禀告了,那孩子就一定还在崇庆殿,再不济了也还在东宫,我们这便让人把东宫全部封锁起来,一间屋子一间屋子的搜过去,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一定能找回念哥儿的!”

    白兰在一旁本来正心急如焚的,听得这话,倒是对韩夫人刮目相看起来,可现下也不是理会这些的时候,忙不迭应道:“娘娘放心,奴婢这就去找大总管和胡公公,把整个东宫所有的出口都封锁起来,再把上下所有的人都发动起来,一定会立刻将小殿下救回来的!”

    还有太子殿下那里,也得立刻去禀报一声,娘娘如今正是最需要他的时候,若事后再去告诉他,他的怒火一定能把整个东宫都给掀了。

    ☆、第三百零一回 垂死挣扎

    白兰说完,便忙忙往外寻冬至和胡向安去了,余下顾蕴接连深吸了好几口气,才让身体颤抖得不那么厉害了,厉声问起奶娘道:“当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快一字不漏的细细与本宫说来,快!”

    不,她不能乱,无论如何也不能乱,义母说得对,奶娘必定是一发现念哥儿不见了,便立刻赶了过来禀报,那掳走念哥儿的人再是神通广大,这会儿也一定还在东宫的范围以内,只要他们把东宫全部封锁起来,就一定能找到念哥儿,一定能的!

    都怪她,以为皇城的危机已经解除了,就无形中松懈了下来,不但将念哥儿身边的人撤了一多半,最重要的是,她自己竟也没再守着他,她就该一直寸步不离,眼睛也不眨一下的守着他才是。

    她更该想到,如今伴着危机解除而产生的,是某些人的狗急跳墙,她简直不敢想象,万一念哥儿再找不回来了,或是找到时,已有个什么好歹……那她也不必再活下去了!

    奶娘被顾蕴慑人的神色吓得不敢哭了,忙抽抽噎噎的回起话来:“当时紫兰姑娘去了净房,平娘也因为昨儿夜里熬了夜,再不休息怕回了奶,所以也让奴婢劝下去歇着了,屋里就只秦良娣与奴婢在。可紫兰姑娘去了净房却好半天都没回来,秦良娣正说要打发人去瞧瞧怎么回事,就听得后面传来了一声短促的尖叫,秦良娣忙也赶了出去,又是半晌都未回来,奴婢不放心,便到了外间吩咐服侍的人,去个人瞧瞧二人莫不是掉进茅厕里了?就那么一眨眼的功夫,可等奴婢再折回内室里,原本躺在床上睡觉的小殿下便不见了,窗户却是开着的……都是奴婢该死,都是奴婢该死……”

    话没说完,忍不住又哭了起来。

    顾蕴却哪来的心情去管她,攥紧拳头飞快的运转起大脑来,这个奶娘与另一个奶娘平娘,因奶水好伺候得得力,在她没了奶后,便专由她两个轮流喂食念哥儿,这样要紧的差事,宇文承川自然要将她们两个祖上几代都查个底儿朝天,还要将她们的家人都握在手心里才能放心,所以她们两个心存歹念,与人里应外合的可能性应当不大。

    紫兰与秦良娣就更信得过了,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她两个也与自己一样,以为危机解除了,便无形中放松了警惕,然后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

    可这个敌人会是谁呢?听说林永继与宇文承乾俱已伏诛了,他们的党羽也是死伤殆尽,纵仍剩下几个漏网之鱼,明摆着大势已去,他们掳了念哥儿也没用啊,就凭一个孩子,他们还想扭转乾坤不成?

    若说是为林永继和宇文承乾报仇,冤有头债有主,也该找宇文承川才是,说句不好听的,没了念哥儿这个孩子,他以后必然还会有更多孩子,难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就只是为了让宇文承川痛苦一阵子不成?当然是该尽快逃离皇城,保存实力,以后再找机会。

    急得韩夫人忙上前拉开了她的手,心疼道:“娘娘再着急也不能作践自己的身体啊,念哥儿是个有大福气的孩子,生来便有神灵护体,必定会遇难成祥,逢凶化吉的。”

    顾蕴不知道要怎么与韩夫人描绘自己心里此刻的疼痛与绝望,那种生生被剜去了身上一块肉的感觉,韩夫人这会儿虽比谁都能感同身受,但终究也只是‘同’,而不是切身的体会到。

    她正要说话,白兰满脸凝重的疾奔了进来:“娘娘,大总管才封锁了东宫,正要安排人一间屋子一间屋子地毯式的搜过去,就收到了这个。”说完把一张布条递到了顾蕴面前。

    顾蕴忙接过一看,上面只写了一行字:“孩子在我手上,靠近冷宫的西偏殿见,切记只身前往。”字迹潦草,一眼便可以看出对方写字时是多么的仓惶,关键那字是以血写就,可见对方的确是林永继和宇文承乾的同党了。

    白兰还在说着:“布条是一个小太监收到的,他走着走着,忽然被另一个小太监撞了一下,等站起来时,地上便多了这个,对方已经飞快的消失不见了,他虽不识字,却本能的觉得不对,便忙拿了布条去见大总管……大总管让奴婢转告娘娘,他一定会尽快把那个小太监揪出来,也一定会立刻安排人去对方说的地方,将小殿下平安救回来的,请娘娘只管放心!”